简介:
【解说】在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前夕,6月8日,一场由福建省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杂剧子弟班排演的“朱坂丰场戏”在福州凤凰剧院上演,47位朱坂村农民精彩演绎了“宋元南方杂剧”遗风。
【解说】戏场两侧的长条木凳上各坐着8位蓝衣黑裤的汉子,或轻声伴唱,或以卜锣、喇叭伴音,戏场中央戴着面具或化着古妆的各色神格人物交替上场,咿咿呀呀唱着古远之音,保留着浓郁的原生态味道,场面甚为欢腾。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是来自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的村民。
【解说】在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前夕,6月8日,一场由福建省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杂剧子弟班排演的“朱坂丰场戏”在福州凤凰剧院上演,47位朱坂村农民精彩演绎了“宋元南方杂剧”遗风。
【解说】戏场两侧的长条木凳上各坐着8位蓝衣黑裤的汉子,或轻声伴唱,或以卜锣、喇叭伴音,戏场中央戴着面具或化着古妆的各色神格人物交替上场,咿咿呀呀唱着古远之音,保留着浓郁的原生态味道,场面甚为欢腾。参加演出的演员都是来自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的村民。
【解说】记者从他们口中得知,平时演员们也各自忙着农活,1949年以前,都是十年一演,每回演近3个月,中断了一些时间,1981年后陆续恢复,现在是5年一演,从正月初一一直演至正月十五。
【同期】杂剧演员
很少演,就是五年一次吧,本来解放前是十年一次,现在改为五年一次。
【解说】2010年除夕前,在做福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的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叶明生,第一次在福建大田县朱坂村见到了余、廖二姓的宗族祭祀戏剧“丰场戏”,并在永安市槐南村见到了两年举办一次的黄姓宗族祭祀戏剧“人场戏”。从这些戏剧中发现了大量“宋杂剧”的信息。这些流传至今的宋杂剧,不仅在剧目上有明显的古代杂剧风格,而且在其组织结构、传承体制、表演形式、音乐唱腔、科仪演出等方面都具地方文化特征。
【同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叶明生
目前我们所发现的这个杂剧,应该说是宋代的一种这个遗存形态,它的传统很深厚,就是这种来自民间的传统的文化,跟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它已经把它与这个当地最重要的一个信仰神叫做张大阔公,这个信仰已经结合起来,跟它的祭祀活动结合起来,那这个祭祀活动呢又跟这个村落里面的宗族的发展繁衍相融合,所以说有宗族存在,它就有它的社会活动,就有它的宗教信仰,就有它的一种祭祀仪式,那么很多传统文化就是通过这种的渠道或者制度保留下来。
【解说】记者了解到,大田县朱坂村全村2000余人,有廖、余二姓,剧中角色不仅以这两姓平均分配、固定不变,甚至连某一角色也只能在家庭或家族中代代传承。这也成为了“朱坂丰场戏”的一大特色。
【同期】杂剧演员
这个角色我差不多(演了)二十几年,我从九一年开始演,演到现在,我们是从上代传我们。一代代传下去,传一样的角色,都没变的。
【同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叶明生
那里面教善的,教忠的,教义的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讲,对他们一代一代人的思想啊,道德啊,伦理的那个传承有作用。通过这种杂剧的形式,来了解历史上这块的东西,它是怎么存在,它应该是什么样子,同时对我们现在的梨园戏,莆仙戏,这些千年古老的剧种,很多的东西我们无法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它这个剧种里面都可以得到启示,或者说得到答案。
【解说】记者获悉,“杂剧”起于宋代,繁荣于元代,因说白、唱曲、武术、杂技等多样形式融于其间,便称“杂剧”。在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福建将把大田朱坂丰场戏与永安槐南人场戏作为展示重点。闽台两地的戏曲专家还将共同参加“2012年福建杂剧和南戏学术研讨会”,对这个古老的剧种进行研究和;。
记者 吴晟炜 李思源 福建福州报道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