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近年来,网络祭扫等服务成为清明祭扫服务的“刚需”,“互联网+殡葬服务”已渐渐成为行业新业态。又是一年清明将至,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上海各公墓已暂停接待民众现场祭扫。位于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的数智陵园“慧心谷”实体园区将于近日正式落成,这一人文、科技、生态互融的崭新纪念载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则将为疫情阻隔而无法到场的用户带来在线纪念的便捷。
据悉,在该项目中,陵园的实景复刻到了线上,无论使用者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手机登陆,在这个三维空间内为逝者建立一个纪念点,寄托哀思。后续,还可以在这个空间为纪念点改变天气、栽种植被和饲养宠物等场景效果。经过相貌和声音复刻技术,逝者的虚拟形象将会永存在这个空间里,用户可以随时登陆,与逝去的亲友进行简单的“对话”。
【同期】慧心谷设计负责人 袁天伦
今年的清明我们又无法到现场为亲人进行一个实地的纪念了,但是通过这种云端的祭扫,通过我们在云端和我们物理世界现场的这样一个结合,那么我们希望将这种新的祭扫模式能够在未来得到一个更好的应用。
【解说】该项目设计方负责人袁天伦对记者说,以集约化和生态化理念,把“入土”缩量,再通过数智化载体,把精神层面的服务“为安”做大,能有效解决资源稀缺和逝有所安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同期】慧心谷设计负责人 袁天伦
因为传统的墓园就是单纯的一个祭拜的形式,那么这次我们在新的一个“数智化”——数字加智能化的陵园里面,是引入了更多的一些多媒体的装置设施。比如说“数智”的大屏幕,是集中给整个园区的人使用的,同时在小的墓区的边上又会有小型的“数智”的这种智慧屏,那么客户可以通过大屏幕来举行这种大型的纪念活动,或者说是在进行落葬的时候,通过更加数字化的这种方式、多媒体的方式来更生动地展现人们对逝者的思念。
【解说】在袁天伦看来,融合数字化进程的实景陵园规划,升级了人文纪念新形态和新体验,也为生命公园的场景化和科技化互通打开了无限的想象边界。
记者徐银 康玉湛上海报道
责任编辑:【吉翔】
??谑锌骨蚝怂峒觳?/p>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