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持续震荡,储蓄存款开始回流,银行抓住时机,推出各种各样的打新股、QDII以及信托类、基金类、债券类等人民币理财产品。此外,投资产品的收益也开始水涨船高,使得理财市场热度不断升温,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火爆,今年6月共有22家银行推出182款理财产品,比5月增加17.4%。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加息预期提高的背景下,专家建议投资者选择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从收益率来看,目前国内的理财产品中,创新理财产品产品收益率相对更高。但投资者须明确,预期年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年收益率,实际收益率甚至可能大打折扣。
短期产品风险较小
最近,银行所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都在3%以上,且期限相对较短,多为一年以下。这是由于国内CPI持续走高,加息和取消或降低利息税的预期增强。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6%,税后2.448%。如果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则税后达到了2.664%。如果取消利息税,则存款收益直接达到了3.06%。因此,目前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也在水涨船高,避免因加息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保持持续小幅升值态势。但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还是有较大不确定性。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宜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创新理财产品成热点
近期,银行纷纷推出创新理财产品,较高的收益率,加上风险较低,使这类产品深受投资者欢迎。
在银行创新理财产品中,首先以申购新股和“基金中的基金”(FOF)最受欢迎。
其次,部分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私募性质的理财产品也颇引人注目。
此外,随着银行系QDII的推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面更广。投资者可通过QDII方式,投资境外股票、基金等,分享境外资本市场的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银行创新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收益存在很大差距,投资者很难得到最高预期收益率,但其较低的风险还是取信了众多稳健型投资者,而与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的合作创新,在提高预期收益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吸引力。
看清“预期收益率”
今年6月以来,银行系新版QDII的预期最高收益大幅增长,最高预期甚至达到48%左右。对此,专家提醒投资者注意,银行系QDII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个“均值”。也就是说,银行在计算QDII产品预期的收益率时,是一系列测算结果的平均,包括了最高值,也涵盖最低值。因为,“最高预期收益率”其实不能代表产品实际收益的情况。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还应该看清楚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条件。
此外,港股在近期屡创新高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加大,投资者应谨慎选择投资品种。在人民币升值的长期预期下,人民币投资境外股市需经过两次汇兑,由此造成汇率损失,实际收益也会打折扣。
因时因势选产品
对于银行推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不少投资者面临选择难题:是选择固定收益型好,还是选择浮动收益型划算?理财师认为,投资者除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理财产品外,更需要“因时因势而异”。
如一些挂钩股票或基金的理财产品,银行在产品推销时往往会用历史数据来证明该类理财产品收益良好,但也许这段时间股市正处在大牛市中。
因此,投资者在购买前应对股市今后的走势作出大致判断,如果投资者认为牛市在产品存续期内不会结束,那么投资者选择挂钩股票或基金的理财产品就比较划算。相反,如果认为股市今后走势不明,投资者最好选择一些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因为投资理财,保值是首位,盈利在其次。
【相关链接】
如何挑选人民币理财产品?银行业内人士介绍,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流动性。因为很多产品是无法提前支取的,也不能做质押贷款,一旦购买后需要急用钱是无法变现的。其次是产品的投资方向。例如,有的产品投资于基金,有的则是打新股产品。前者的风险大于后者,不同风险偏好的人就要做出不同的选择了。第三是收益性。既要看产品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也要看运作该产品的银行控股团队的实力,把两者结合起来看。
此外,买人民币理财产品还要从风险和期限方面进行组合。在期限上,可持有部分半年期的、部分一年期的,如果资金充裕,还可持有时间更久的,防止急需用钱时难以变现。在风险上,可持有部分投资于基金的,部分投资于打新股的,从而分散风险。此外,投资者在买之前最好留意权威媒体、网站的信息披露,对各家银行发售的当期理财产品的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宣传客观、收益表现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专家介绍,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比较大。因此,不管投资者的安全要求是高还是低,或是风险收益比要求不同,最好能投资于不同的货币品种,并在不同类型理财产品之间组合配置,在分享其组合投资收益的同时,又能有效规避单一投资波动风险。(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