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国家工商总局发通知要求严禁以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广告,比如“×××(国家机关)专供”、“专供×××(国家机关)”都成为禁语,登了要重罚。
这玩意终于禁了,从此天下公平,领导碗里有啥,百姓也吃啥。最近关于“国家机关专供”的非议不少。其实也不能怪百姓觉悟低,的确是“专供潜规则”在作祟。
一包食品,一瓶酒,跟国家机关的工作性质风马牛不相及,商家为啥非花大价钱搞个“专供”印在包装上,还用公章红彤彤盖着?细细掰开,里面可透着一种吃起来香,闻起来却有点臭的东西。
首先它告诉你,衙门里的人比平头百姓要金贵,他们都吃喝这个,百姓用着就有了面子;然后它告诉你,现在啥啥都不能信了,国家机关应该还有威信,不会坑人;最后,它还揶揄了你一把,说你这辈子啊,跟啥国家机关是不沾边了,吃喝点专供,小小满足一下富贵癖吧。
商家都精,看清楚了玄机,千方百计往“专供”里挤,一挤二挤,居然挤出不小的市场来,挤得主管部门不得不专文禁止。
事实上,中国老百姓对于针对领导阶层的“专供食品”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常有回忆文章讲到建国初期就有这样的食品专供系统。当时物资匮乏,能搞点专供的,也就是米面油糖和鸡蛋这样的初级食品。
到了改革开放后,物质供应早就充足了,有些领导干吗还非要专供品呢?一方面可能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担忧,专供体系起码能保证质量;而更关键和隐秘的心理就是——东西虽然值不得几个钱,关键是“专供”的,得按级别官阶才能给的,是百姓好里挑好——给“贡”进来的。
这不得不让人忧心这里的有关“贡品”文化土壤。进贡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普天王土,莫不以出产“贡品”为荣;皇上坐享各方进贡的美物,身心愉快,由此确认统治权。
可现在难道我们的管理者不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吗?他们应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没有“高百姓一等”的傲慢心理。从社会伦理的层面上说,个别机关和领导的这种“专供”、“贡品”意识,与当代社会的平等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早该扫入垃圾堆。
即使从现实利害上讲,你们领导喝一种,群众喝另一种,即使两种东西一模一样,一旦出现质量风潮,如何说得清?如何平民愤?所以从讲政治的角度,搞“专供”,搞“贡品”,都是在搞特权,分明是挑拨了干群关系。日积月累,后果严重,不可不让人惊而惕。 (张 丽)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