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安一月二十九日电 题:百年山村老油坊的光阴故事
作者 郑长灵 王志凌 丁立凡
“哗,哗……”清脆的水车声,在福建福安市上白石镇坑尾村潺潺梅溪之畔,已经整整响彻了三百多年。水流车转、油香弥漫,三百年间,林家老油坊起起落落,揽尽世纪沧桑。
沿溪而建的林家油坊,由水车房、磨房、榨房构成,是村里尚存的唯一一家油坊,至今延续着传统、古朴、原始的榨油工具和技法。其榨油方式为纯手工技法,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
据说,老油坊的主要工序有:先对采摘破壳后的油茶籽进行烘干;而后放入磨盘,利用水车带动磨轮,将油茶籽碾碎成粉;经筛松后,放入蒸桶;蒸四十分钟后,用竹箍和稻草杆,将油茶籽粉包夹成一片片的油茶饼;随后放后樟木掏空制成的油床,锤入油桩、油贴,利用挤压原理,榨出黄澄澄的茶油。制作一床茶油,需放入二十四块油茶饼,可榨油十三公斤左右。
油坊里,灯光昏暗、土墙斑驳。透过屋顶的几缕阳光,静静地打在油床上。光影交错、烟雾蒸腾间,观者仿若走进了林家油坊久远的光阴岁月。
七十岁的林亦金老人是林家油坊的最后守望者。二十多岁进油坊当学徒,继承父辈的榨油技艺,三年后执掌门面,这位留着斑白胡茬的精瘦老人,已经在油坊里坚守了四十多个年头。
坐在古旧的油床边抽着香烟,烟雾弥漫间,老人“翻”开了林家油坊陈封的故事。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坑尾村因种植油茶,拉开了榨油的历史。村里最早时有两家油坊,后并为一家,由林家人主事,技艺世代传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林家油坊最红火的时候,四个师傅、四条油床同时开动,一天可榨出鲜油二百五十公斤,由粮站收购,五十公斤一百七十元人民币左右,供不应求。
时过境迁,随着油茶面积的减少,走过三百多年的林家油坊已难觅昔日繁华。师傅们老的老、走的走,仅剩林亦金老人一个,开动的油床也只剩下了一条,油坊生意日渐萧条冷清,更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
“村里的青年人都出去打工赚钱了,谁还愿意学这个手艺!绷掷鲜Ω德澄弈。榨油是个辛苦的体力活,每天清晨三点多起火生灶到下午四五点收工,一天榨五床油,每床二个小时,一步都离不开人。而且榨油还有季节性,一年才做两三个月,赚钱又少。
也正是这个原因,林老汉的三个儿子早早背起行囊离家闯荡去了。两个多月前,老人唤来了一个侄孙到油坊里当学徒,老油坊才有了些许生气?赡昵崞⒌闹端锬馨径嗑茫掷虾盒耐分两衩桓鍪。
“可惜啦!”躲在打进油坊的阳光里,林老汉一声叹息,“只要村里有人来学,我都会把这个手艺传下去!”(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