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就像春晚,“李焕英”相当于“难忘今宵”
2月12日大年初一
以16.87亿元创下史上单日票房最高纪录
突破了单日票房15亿元大关
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
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你好,李焕英》电影剧照
春节档:中国自己的节奏和玩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今年春节电影票真贵!这是所有观众的普遍反应。随便点开北京一家南四环边的影院,票价基本都在100元左右。但这并没有影响观众的观影热情,热门场次的座位并不好买,2月14日情人节当天甚至一票难求。在经历了漫长的挣扎、调整、复苏之后,中国电影业在刚刚过去的牛年春节奉上了“史上最强春节档”,造就了一长串中国影史新纪录。
根据国家电影局2月18日中午发布的数据,2021年2月11日除夕至17日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最终以78.22亿元收官,较2019年的59.05亿元大增32.5%,创下了1.6亿总观影人次的新纪录。2月12日大年初一以16.87亿元创下史上单日票房最高纪录,突破了单日票房15亿元大关。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而这些成绩还是在各地防疫限流50%、75%的情况下取得的,市场的火爆超出了业内原本的预期。
但市场的红利并未均分给每一部电影。牛年春节档的“马太效应”明显,《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焕英》两部头部影片瓜分了80%的票房。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春节档的电影承载着更加复杂的内涵,充当了一种符合典型中国传统节庆消费心理的消费品角色,人们舍得为节日消费品花钱,但是这件消费品要符合几个特点:满足人放松娱乐的诉求,物超所值,带有夸饰性消费的属性,还要增加人们在社交时的话题。
《唐人街探案3》电影剧照
“李焕英”的逆袭
今年春节最大黑马当属小品演员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在预售天天破纪录、首映日就刷新单日票房、首日观影人次等多项纪录的《唐人街探案3》的竞争压力下,《你好,李焕英》凭借真挚的感情和豆瓣8.1分的口碑,在前三日票房、排片远逊于《唐探3》(以下简称《唐探3》)的情况下,从2月15日开始实现逆袭。
作为春节档的知名IP,《唐探3》在拍摄之初就被寄予厚望。影片赴日本拍摄,几乎把所有在中国有知名度的日本演员都招入麾下,且是全球第4部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技术的电影。有一个长镜头使用了400个群众演员、两天时间才拍摄完成,拍摄时一度传出影片成本高达13亿人民币,但很快被剧组否认。
影片原本计划在2020年春节档推出,因为疫情影响时隔一年才上映,吊足观众胃口??上С滤汲喜⑽窗盐蘸媒ⅰ疤铺接钪妗庇胩胀ü壑谥涞钠胶?,《唐探3》自始至终充斥着一股浮躁之气,《唐探1》中可圈可点的逻辑推理一再弱化,《唐探2》中的生硬低俗笑点倒是发扬光大,且多个情节被网友指出有不尊重女性之嫌。影片更像是为了所谓“唐探宇宙”这一噱头的堆砌之作,豆瓣口碑飞速跌到5.6分可谓“实至名归”。
相比油腻燥热的《唐探3》,《你好,李焕英》这部贾玲花了四年、改编自自己同名小品的影片,简单质朴。没有太多技巧和粉饰,贾玲怀念意外离世母亲的真情与真诚晕染全片,笑泪相容的情节打动了很多人。网友在网上留言说:“笑的时候拍大腿,哭的时候口罩都湿了?!?/p>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经过去年一年疫情的洗礼,观众集体观影心理发生了潜在变化,除了电影的艺术、商业价值,大家对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更看重了?!赌愫?,李焕英》用喜剧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缅怀,既让人体会温暖,最后催泪的情节也给了大家宣泄去年一年情绪的机会,这是这部轻量级影片能够弯道超车的重要原因。
可逆袭的故事不属于其他几部春节档电影,往年常见的群雄争锋现象基本没有出现。春节档“二八效应”明显,在两部头部影片狂扫了八成票房的大盘下,《刺杀小说家》等另外5部影片基本沦为炮灰。
由路阳执导、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的《刺杀小说家》,立意新颖、剧情紧凑,但仅仅收获5亿多元票房。这部讲述信念和希望的故事,和路阳的绣春刀系列一样,被他赋予了相当多的现实关照,但这也注定了它不会是“众乐乐”式的电影,缺少大众缘,没有“春节档卖相”。
《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和《人潮汹涌》位于票房的后三位,表现居然还不如排在第四位的盯准低幼市场的《熊出没·狂野大陆》?!度顺毙谟俊纷盍钊诉裥?。刘德华很早就入驻抖音亲自上阵为影片宣传,大年初一晚上导演饶晓志在微博上发文求院线增加排片,可惜还是没能阻挡其排片降至5%以下、最终仅收获1.5亿元票房的惨败局面。而《唐探3》《你好,李焕英》这样的热门影片,在许多影院甚至每隔30分钟就有一场。
由于疫情影响,去年国庆档又表现较差,影院对今年春节档大片救市抱以很大期待,由此更加压缩了不少影片的生存空间。
《人潮汹涌》电影剧照
神似春晚的春节档
在内地电影市场上,春节档尚属新生事物,它是在贺岁档的基础上演化细分的产物。1997年12月24日,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开创了内地贺岁片的先河,此后两年,《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接连在年底上映,冯氏喜剧招牌确立,贺岁档这个由香港乃至西方舶来的档期概念逐渐在内地站稳脚跟。
从2012年开始,随着一二线城市电影市场逐渐饱和,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各大院线公司将业务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向三四五线城市,中国迎来了电影银幕的“大跃进”。2017年年底,三线及以下城市银幕数量占比已达54.11%,赶超了一二线城市。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使回乡过年变得越来越容易,基础设施的提升也为春节档的出现助力,看一部电影,逐渐从一个人的城市文化生活转变为一家人的春节欢度仪式。更适合西方人圣诞、新年假期的贺岁档,随着冯小刚的隐退逐渐沉寂,春节档应运而生,可以说中国的电影市场建构慢慢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玩法。
既然成为春节期间的家庭式文化消费产品,春节档电影就要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和春晚一样的文化逻辑。左衡认为,春节联欢晚会在黄金年代让人印象最深的通常是两类节目,一类是热闹欢快的娱乐节目,一类是以“难忘今宵”为代表的情感载体,满足观众心理、感情上的需求,两类节目给整个春晚带来一种平衡感。放眼今年的春节档,《唐探3》是简单直给的娱乐,《你好,李焕英》相当于“难忘今宵”?!霸谡飧鎏囟ǖ氖奔涠?,两部头部影片放在一起,平衡感就出现了,它们一起瓜分了绝大部分票房,是春节这个特定时间段人们文化消费和文化心理的投射,是在文化大于艺术的语境下完成的?!弊蠛馑?。
能够把一家老小拉进影院,又有7天长假,尽管春节档是新生事物,却已迅速占据了“第一档期”的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由于春节的特殊语境,并不是每部电影都适合这个档期,例如《刺杀小说家》,剧情天马行空,奇幻与现实不断交织,叙事清晰有创意,视觉特效显示出中国电影强大的工业水准,却被两部头部影片牢牢压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认为,春节档的观众有相当一部分是平时不进影院的,《刺杀小说家》的片名和主题对他们来说有些丧,如果不来挤这个春节档,而是放在其他档期,例如暑期档,应该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而《人潮汹涌》无论放在任何一个档期,也许都比胜者通吃的春节档更合适。
《刺杀小说家》电影剧照
暑期档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第二大票仓,其形成很大一部分源于动画片的兴起,最大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主要观影群。暑期档形成于2009年,当年有《哈利·波特6》等40部影片扎堆上映,创造了16.5亿元票房。此后,暑期档随着电影市场的整体发展不断壮大,诞生了《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封神之作。由于年轻人是主要观影群体,近些年一些中小成本且较有新意的创作尝试也在暑期档获得不错的成绩,例如《冈仁波齐》《无名之辈》均获得高口碑、高投资回报率。
中国电影市场的另一黄金档期是近年成长迅速的国庆档。尤其是2019年的国庆档,在《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流商业大片的加持下出现“井喷”。2020年,《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的高票房,进一步奠定了国庆档为新主流大片定制档的印象。这一档期虽热,但受欢迎的片型相对较窄,以宣讲主流意识形态的片型为主。
与几大黄金档期相比,因小长假而催生的元旦档、五一档、端午档等小长假档期还没有成气候,存在感都还不强。
放眼全年,中国电影市场档期分布不匀的问题突出,也许这正是重点影片纷纷挤进春节档的主要原因。左衡认为,如果中国整个一年里的各种周期都能给优秀影片留有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许大家就不会太往春节档这样的重要档期里硬挤。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7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