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品油价格上涨,上海、北京等地近日纷纷着手出租车运价调整,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出租车调整运价必然会触及多方利益。如何妥善协调和保障各方利益,让调价方案尽可能公平合理,是管理者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为化解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各地都把上调出租车运价作为解决方案。这有一定道理,但也引来一些疑问。比如,有的调价方案提出,油价上涨,出租车运价水涨船高理所当然;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不会影响乘客“打的”,因为乘客主要是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人,不会在乎多付些“小钱”。这些调价方案认为,运价上涨只会让出租车司机受益,大抵能解决因油价上涨增加的运营成本。
但一些城市的调查表明,相当部分出租车司机对此并不完全认同。他们担心:涨价会失去顾客,不但不会增收,甚至可能减收。毕竟,运价调整不能仅仅依据成本而定,更要考虑市场的反应。有的司机举例说,当市场存在不同运价的出租车时,顾客更愿意选择价格便宜的。这表明大家是在乎“小钱”的。
公众对出租车运价调整也有疑问:既然出租车行业实行政府定价,而价格与成本又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主管部门是否可以给百姓一本明白账,让出租车运价构成和调整更透明?
不可否认,价格调整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但涉及出租车这种带有一定公共性质的行业,就必须充分考虑更多人的利益,这也是很多地方都要为此召开听证会的原因。眼下,人们就对出租车管理公司、出租车司机、广大乘客三者之间的权益和责任不对等感到不满。这种不满,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许多城市,出租车市场依然是一个通过限制准入而形成的“法定垄断”市场,在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尚未从出租车市场退出的情况下,公众期望管理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能公平地兼顾三方利益。
出租车运价调整,事关公众利益,在制定运价调整方案时,管理者有责任就为何涨、如何涨、涨多少作出详细的说明,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管理者的苦心可能得不到理解。在涨价时,管理者理应站在一个中立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出租车管理公司、出租车司机、广大顾客之间的不同利益诉求,找到恰当的平衡点,让各方面的风险、责任、回报更趋于合理。
为确保公平,相关的价格听证会也绝不能流于形式。有关主管部门在各方利益博弈时,更要注意保持中立的“裁判员”角色,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出租车运价,争取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人民日报 陈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