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在东亚峰会开幕之前,日本官方与舆论界便一方面大肆攻击中国要支配峰会;另一方面却又自吹自擂叫嚷日本“有经验”“有能力”主导东亚峰会。东亚峰会通过的《吉隆坡宣言》明确重申东盟的主导地位,凸显了小泉外交的狂妄与可笑。
一贯的野心
日本要主导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野心是一贯的。始自1980年半官方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成立,整个八十年代日本确是亚太经合运动的实际主导者。直到官方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1989年成立后的最初几年,由于美国官方尚不重视,日本仍保持主导地位。但是到1993年克林顿倡议在西雅图举行首届APEC首脑会议之后,日本就面临同美国争夺领导权的局面。当然更准确地说,实际上自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核心会议》的倡议之后,日本和美国之间便展开争夺了。东亚核心会议把东亚以外的国家,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拒之门外。美国人当然知道,当时掌管日本有关亚太经济合作政策的前外相大来佐武郎,正是马哈蒂尔在这问题上的顾问。在有关APEC问题上,据东盟一位资深智囊人士告诉笔者,当时他们的一些针对美国的文章和发言,是在日本的鼓励下发表的。美方当然对日本相当恼火。APEC名人小组的美方成员曾一度放话威胁,若美国方针遭到抵制,美国不排除干脆退出APEC的可能。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历了10年经济停滞的日本已无力同美国争APEC的主导权了。它只好退而求其次,竭力维持其在东亚的霸主地位。而且,为达到这一目的,还不得不借重美国的支持。它主张美国也参加东亚峰会。而且,为了所谓“平衡”中国,还建议让区外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入会。但是,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不仅声明中国坚决支持由东盟主导东亚峰会,而且力主东亚合作保持透明和开放性。中国期待着与印度、澳、新“共同推进东亚的发展与合作大业”,也欢迎美国和欧盟与东亚合作建立联系!八牧讲ηЫ铩薄
以往,日本领导人总是忌讳公开谈日本对亚太合作的主导权。因为这样做既会遭到东盟抵制又要开罪美国。但事实上,日本是掌握了一定的主导权的。亚太经济合作的主导权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体制性的,这包括有关组织机构,议事规则,会议举办国和议题等的确定;二是功能性的,即可以左右合作进程和性质的不同成员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显然,后一种主导能力比前一种要强大和重要,而且这种实力是自身拥有的。早在1980年日本和澳大利亚同东盟的智囊机构商讨建立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时,东盟方面鉴于双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别,便坚持要在体制性问题上拥有主导权,以免完全受控于对方。这样,在当年建立的PECC和后来的APEC都规定每两届大会必须有一届在东盟国家举行的制度。至于东亚峰会,它是由“东盟10+3”会议决定成立的,并同“东盟10+3”绑在一起,不仅由东盟主办而且与会者必须满足东盟提出的三项条件,即必须是东盟的对话国,必须签署《东南亚友好条约》以及要同东盟有“实质性”的关系。这表明东盟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从亚太经合发展历史还是峰会前的既定事实来看,日本叫嚷它要掌握主导权确是十分荒唐可笑,蠢不堪言!
许多观察家分析,日本的主要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只停留在这一点上,那就低估了日本的野心。如果把小泉的作为同近几年日本社会全面急剧右倾化和美化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思潮联系起来看,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看法:(1)日本长远的目标是重新树立它在亚洲霸权地位,“中国威胁论”只是它的一个方便借口。(2)日本不可能永远臣服于美国。不要忘记它曾发动了太平洋侵略战争;它从战败中重新崛起后曾喊出“要对美国说不”。同时,我们决不应低估日本所拥有的巨大金融,技术力量和堪称顶尖的工业制造工艺。(3)小泉所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是疯狂性的。(摘自香港大公报;作者:程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