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占地达3.79万平方米。外八庙中最后建设的一座,是在藏汉建筑艺术融合有了丰富经验的情况下建设的,因此汉族传统建筑手法与藏式建筑手法的融合又有进一步发展。
是供六世班禅居住、讲经用。其前部为汉族形制,后部的大红台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沿袭藏式风格。大红台中心建有三层大殿--妙高庄严殿,殿顶覆盖着用一万五千两黄金制成的鱼鳞状鎏金铜瓦,四条殿脊共匍匐着八条鎏金铜龙,每条铜龙重约一吨,做工精细,栩栩如生,腾空欲飞。
殿内正中供着宗巴喀,稍北供释迦牟尼。六世班禅曾在此为乾隆讲经,并把从西藏至热河途中的每一个站对乾隆的祈祷、祝福记录献给乾隆,乾隆在此回敬礼物40余件,并题“宝地祥轮”匾额。
寺庙北端建有八角琉璃万寿塔一座,塔高七层,用绿琉璃瓦砖砌成,饰以精致的佛龛,塔顶覆以黄琉璃瓦。结构秀美,色调古雅,突破了全庙的空间轮廓线,丰富了建筑群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