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曼谷五月二十九日电 (记者 罗钦文)中国经济专家二十九日在此间指出,中国和东盟应正确看待自由贸易区合作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公平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共赢。
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经济专题讲座”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教授作了题为《东盟——中国区域合作前景》的演讲。他在演讲中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必然会给双方带来机遇、挑战和压力,对此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怨天尤人。
对于如何趋利避害、实现共赢,沈骥如教授提出,中国和东盟首先要积极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他认为,自由贸易区不仅仅是取消贸易壁垒,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由十八亿人口、十一个国家组成的共同经济空间,推动十一国的企业在共同经济空间开展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中国和东盟应促使投资自由化与自由贸易合作同步进行。沈教授说,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商品可以无障碍地在十一国间自由流通,企业家应以十一国的共同空间来考虑投资,加快双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双方的就业和企业利润。
第三,中国和东盟的政府、企业应共同开拓合作新领域。这位经济专家建议,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下,政府应善于妥协,共同努力建立统一的市场空间、统一的市场规则,推动资本的自由流通;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实施必要的社会保障政策,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建立“中国东盟发展基金”,帮助经济较落后地区发展。企业可以成立各种投资财团,集中分散的小资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联合进军第三国开展南南合作。
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开发西部地区、振兴东北地区,开发东盟新成员国,开发可再生的石油替代能源,兴建关系整个东亚地区能源安全供应的克拉克地峡运河或输油管工程,合作发展基础工业,合作建设其他基础设施工程,促进农业现代化,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创立新产业,都是中国和东盟的政府、企业应合作开发的新领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