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日召开的京津冀食品安全座谈会上获悉,我省推行休克激活、集中托管、聚合发展、龙头带动、股份合作等5种模式,促使大量食品小作坊从“地下”走到“地上”,促进了全省食品质量的整体提高,目前已有4300家食品小作坊取得证照。
我省是食品工业大省。目前,全省共有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2800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生产企业621家。2008年,全省食品工业工业总产值为1736.55亿元,增长27.32%,位于全国第七位。但是,我省食品企业群体大、规模小,作坊多、分布广,监管难度高。
我省监管食品小作坊的5种模式分别是:对不符合生产条件的食品小作坊先依法予以关停,进行技术整改后再恢复生产,实行“休克激活”;对自身没有改善能力的小作坊采取大户投资建设加工基地,实行“集中托管”;对布局分散的特色产品小作坊,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引导小作坊入驻,实行“聚合发展”;对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生产要求的小作坊,采用“公司+散户”的模式,纳入龙头企业的基础车间,实行“龙头带动”;对一批经营困难的小作坊,引导和鼓励其自愿联合经营,实行“股份合作”。
与此同时,我省还对证照齐全的小作坊进行分解,每一家企业对应一名监管人员,当地质检局长、监管人员、企业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在此基础上,根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状况,分A、B、C三类确定巡查频次,严格进行巡查监管。(记者姜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