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8日,天安门广场一片喜庆祥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中新社发 鲁谷 摄
|
2008年10月8日,天安门广场一片喜庆祥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中新社发 鲁谷 摄
|
中新网10月10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将于10月11刊发题为《三中全会运筹改革新方略》社论文章说,仍然是三中全会,仍然是农村改革。但今天,积三十年改革开放之经验与教训的中共执政当局,其改革的目光更加深邃,其可持续发展之理念更加“人本”,其渐进改革的方式更加自信与务实。我们相信,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社论摘录如下:
10月9日,于中国改革开放“而立”之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引起世界的格外关注——中国的改革之剑再次指向30年前“改革开放”的发端地——中国的农村。胡锦涛总书记日前视察安徽时的讲话,为此次会议的“农改”方略定下基调。预计,三中全会将在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现代化及缩小城乡差别三大议题上取得新的政策突破。
30年前,当中国在百废待兴的改革之初,就是从农村的土地改革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代替了“人民公社”体制,土地政策的松动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民获得了发展生机。30年后,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00亿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5000亿公斤;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40元人民币,比1978年增加了近30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500万。这些掷地有声的数字,使世界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成果。
但是,30年后,另一组表现中国城乡贫富的差距空前巨大的数字也说明,中国农民虽是改革开放的“绝对”受益者,但一旦以城里人作为参照,他们的“相对”受益,就成了中国现代化大潮中的“绝对”的“输家”和利益的被剥夺者。
众所周知:中国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如何使城乡均衡发展,如何不断以制度创新保证和优化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已堪称中国未来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性课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厘清不清晰的土地制度,将改善现行土地制度,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甚至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流通、转移,其核心目的,就是将土地所带来的收益还给农民,堵住农民土地利益流失的漏洞。
十七届三中全会还将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的政策改革上,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打破目前以户籍制为形式、以农民不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劳动保险、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为实质内容的不平等的“社会契约”条约上有所作为。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