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航空拍摄的地震后的四川汶川映秀镇。 中新社发 贲道春 摄
|
中新社石家庄五月三十一日电 题:用重生信念期许一个凤凰涅槃的汶川
中新社记者 田张梦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经历过一九七六年大地震的唐山民众感同身受,他们感念当年全国人民支援唐山抗震救灾的深情厚谊,二十天来将无尽牵挂和实际行动寄予汶川。
三十二年前,那场大地震造成唐山二十四万生灵长眠地下。而这座当时被预言“将要从地球上消失的城市”如今已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繁荣的市场经济使人无法寻觅地震的痕迹。近年曹妃甸大港的开发又使这座“凤凰城”前景无限。
汶川地震发生后、唐山市委、市政府迅即成立了“唐山市援助四川地震灾区领导小组”,派出医疗小分队、抢险队和专家组、志愿者,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唐山各界群众踊跃捐款、捐物、献血,以各种形式支援灾区。当年的唐山孤儿如今紧握四川孤儿的手,生命的力量,重生的信念在这些紧握中蔓延开来。
一位经历过唐山地震的市民说:“当时的悲痛使我们哭都哭不出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强,并且永远坚强。重新建设家园,建设的要比原来更好。我们也坚信汶川人民会挺过艰难,建设更美好的明天!”
唐山市委书记赵勇说,今天的唐山,或许能成为明天汶川的发展样板。唐山灾后重建中的经验和教训,更能令汶川少走一些弯路。
赵勇介绍,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现在的唐山是在当年的地震废墟上重建的,仍然处于地震活跃带上。他建议,汶川震区灾后重建时,一定要另选新址,避开地震带。同时,地震遗址应该成为研究地震规律的珍贵素材,应该得到比较完整的保护。
时任唐山市地震恢复建设总指挥的郭耀臣说,从唐山抗震救灾的经验来看,以救人为主要目的抢险阶段过后,将进入灾民的生活安置阶段,而这一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居住问题。只有尽快恢复家庭生活,才能安定民心,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进而引导广大群众投身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中来。
郭耀臣建议,在组织抗震救援的同时,应把恢复重建工作同步推进。郭耀臣提出:一是重建规划应以地震轻重为依据,对那些属震毁型城市、村镇应重新建设,对那些属震损型城市、村镇,最好在原有的建设基础上恢复建设。二是应按照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重建城镇进行规划。三是重建选址应注意避开地震断裂带。四是在居民住宅、工业企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上,应力求科学合理,确保功能分区完善,道路交通畅通,建筑新颖美观,符合环保要求,防止出现重复建设情况,避免出现人力、财力的浪费。
唐山已将抗震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经验整理成十八个专报,提交至中央办公厅和四川省委。唐山的重建经验会给汶川提供珍贵的指导意见。
唐山大地震已过去三十多年,一个崭新的唐山早已矗立在世人面前。英雄唐山也用重生的信念期许汶川一个“凤凰涅槃”。(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