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中学生手捧蜡烛组成爱心将“汶川”两字包围。当晚,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开展主题为“烛光祈心愿、爱心献汶川”的祈福和捐款献爱心活动,在自发捐款的同时,近千名中学生们点燃蜡烛,组成“爱心包围汶川”的图案,为在四川汶川县强烈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寄托哀思,同时为幸寸者默默祝福,送上他们对地震灾区的浓浓祈福,共同祝愿灾区群众早日度过难关。 中新社发 程千俊 摄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粒烛光可以照亮黑暗,一声问候可以驱散孤单,一份捐赠则可以拯救生命。灾民们需要你的温暖,需要你的行动
中国人没有想到,2008年有那么多的悲恸;汶川人没有想到,2008年让他们家毁人亡。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一场7.8级的地震震动大半个中国,震中汶川及相邻地区伤亡巨大。截至14日凌晨,已经统计出超过1.2万人死亡。
还有大量的同胞被压在砖石之下,或气尽命绝,或生死挣扎,或惶恐慌乱,或孤苦等待。
同样是触目惊心的7.8级,让人联想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然而,世界已然不是三十年前的世界,中国已然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坐标,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认知和行为。慰问和支援从世界各地蜂拥而来,而更多的苦难和责任需要中国人自己来担当。
让我们有勇气面对真相。地震发生半个小时以后,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了消息,并进行了连续追踪。新华社四川分社的记者,冒着极大的危险深入现场,发回了大量的现场报道。这是官方权威媒体一个很大的进步,极大地满足了民众对于资讯的渴求。各地方媒体的记者也迅速赶赴灾区,在艰难困苦中记录历史。
尽管如此,人们对资讯的渴求是没有止境的,网络博客、论坛、手机短信及MSN、QQ等新媒体成为消息传播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的真相从传言中显现。真相无比残酷,让人痛哭流涕,让人惶恐不安,但事实胜于一切,了解是行动的前提。
多少人彻夜无眠,陪伴着逝者和伤者;多少人在虔诚祈祷,惟愿天佑中华。然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
让我们有勇气开始行动。灾难发生之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出指令,要求做好救灾工作,保证灾民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坐镇指挥。政府各部门随之展开部署,部队官兵披荆斩棘则奔赴前线。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行动,全社会都应该动员起来,以各自的力量完成共同的心愿。
一粒烛光可以照亮黑暗,一声问候可以驱散孤单,一份捐赠则可以拯救生命。灾民们需要你的温暖,需要你的行动。
让我们有勇气面对变化。灾难不期而至,改变难以避免。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原本是喜庆狂欢的日子。然而,南国突遇雪灾,西藏横生变故,四川惨遇地震,政府和人民都面临考验。在开放中学习,在变化中成长,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一切陈腐的观念,一切官僚的作为,都会在变化面前手足无措,顾此失彼。
就个体而言,有人开辟新的报道途径,有人尝试新的捐款方式,都应该得到鼓励。灾难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幸存下来的人,可能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追问生命的意义,在痛苦迷茫中留下心灵的重创。社会对于幸存者的安抚和治疗,则需要更多的新办法。
让我们有勇气面对反思。成千上万的同胞还埋在瓦砾之中,当下的重点是救援。政府应该集中力量,全力施救。然而,如此重大的灾难发生之后,各种声音在所难免,而反思灾难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更是社会自我更新的一种机制。
我们要有包括宽容错误反思的胸怀。如果每一次反思都是科学务实、准确无误的,那么人类也就不需要反思了。从地震原因到救援措施,民间舆论必然沸沸扬扬,有的毫无道理,有的切中肯綮,都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救援结束之后,政府也应该组织专家力量,对灾难进行研究,对机制进行完善。
血肉模糊的身躯,惊恐慌乱的眼神,声嘶力竭的叫喊,仍然从前方传来,它们将长期晃动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中国灾难史上沉重的一页,让我们以最大的勇气面对历史,以最大的悲悯应对现实,以最大的理性走向未来。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