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该刊联系。)
2008年,胡锦涛主席将对日本进行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再访东瀛。10年来,中日关系走过了大起大落的路程,而今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新一轮上升期。
潮起潮落又见潮起
10年前,中日关系曾处在一个潮起、潮落后的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在天时、地利、人和因素的推动下,逐渐迎来了和平友好的“涨潮期”。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政府间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深化。虽然“涨潮期”也有小股支流或逆流,但总是被及时排除,两国友好潮流没有出现逆转。1992年,以江泽民访日和日本天皇夫妇访华为标志,中日友好达到了一个高潮。
然而,1993年以后,中日关系却开始陷入“潮落期”。苏联解体、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美国把中国视为下一个潜在对手,加大了“扶日抑中”的力度,而日本也随之转向“挟美制华”。随着日本政界“总体右倾化”趋势的出现,从这种趋势中抬头的主张“修正1972年体制”的对华强硬势力,对中日复交时形成的政治基础发起了冲击。1995~1996年,中日间在历史、台湾、领土、安全、经援等问题上发生了一系列摩擦,两国关系陷于复交以来最冷的低谷。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1997年9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访华,是中日修复相互关系的重要一步。在此基础上,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日,中日发表了第三个政治文件——《中日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经过了上述转折,中日关系止跌回升,重见潮起。2000年5月,由5000多名日本各界人士组成的文化观光交流使节团访华;同年10月,朱镕基总理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旨在“增信释疑”的访问。中日政治关系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的对日政策进入了更加稳定、积极的运行轨道。
2001年是21世纪的肇始之年。孰料这一年却成了中日新一轮摩擦高发期的起始年。日本政府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中学教科书,森喜郎在下台前匆忙给李登辉访日发放签证,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葱贸易战”……这一系列事端,给中日关系发展带来了一股逆流。这一年4月上台的小泉纯一郎,更是以连年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强硬姿态,把中日关系打入了比90年代中期的那次“政冷”低谷更长、更冷的“潮落期”。
随后,物极必反的道理,再次在中日关系中得以应验。经过5年半的“小泉政治”时代,“参拜疲劳”症状开始在日本社会蔓延。2006年9月上台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任伊始就着手修正小泉路线,改善对华关系。中日双方就消除小泉“参拜”造成的“政治障碍”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安倍首相于当年10月8日~9日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
中日关系又见潮起。经过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和同年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的“迎春之旅”,暖潮不断升腾,中日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期。这一轮潮起,格外令人期待。
“战略”二字的故事
安倍首相访华时,提议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中国领导人接受了这一建议。而10年前,当时的小渊内阁还曾拒绝在中日关系上使用“战略”一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与俄美等各大国之间纷纷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日之间是否也要建立这种关系?
10年前,在双方拟定《中日联合宣言》的过程中,日方表示不采纳“中日战略伙伴关系”这一用语。据当时日本各界的反应,“战略”一词只能用于日美关系。到了21世纪初,日本政府又在中日副外长级战略对话中极力回避“战略”一词,从而硬是把战略对话降一格,称之为“综合政策对话”。
日语中的“战略”一词带有浓厚的“军事”或“策略”的涵义。因此日方对与中方建立“战略”关系颇为踌躇:一是不愿招致美国对“日中联手”的猜疑;二是因“战略”概念是中方首先提出的而对此抱有抵触心理;三是认为日中之间尚不具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条件。
安倍首相刚上任就提出与中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是日本决策层首次在对华关系定位上使用“战略”一词。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