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一个屠城的梦魇,回旋在我们脑际70年;一段数十万人的血泪和屈辱,我们诉说了70年。70年前的梦魇时刻,到底发生了什么?伤痛又该如何记忆?这是我们问了几十年的问题。
2年前,张纯如英文写作的纪实文学登上《纽约时报》书评排行榜,今年,好莱坞纪录电影《南京》在东西方院线放映;去年年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接待了8个西方背景的摄制组。那段被忽略的历史,突然进入了全球视野的历史讲述中。
2007年,中国对南京大屠杀记忆和讲述的接力棒也传到了更年轻的导演手中。
南京,成为2007年艺术关注的一个焦点。它已不仅是只属于中国人的历史。
当我们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家不再仅仅把愤怒和屠杀场面作为历史表达的惟一内容时,我们也许才会真正进入这段历史——那段我们与其他经历了战争的国家和民族都共有的历史。
阅读导航:
跨越70年的记忆与讲述
陆川:寻找悲剧后的理性与冷静
西方眼中的南京屠城
伤痛,为了记忆还是忘却?
张纯如:书写数字背后“人”的历史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