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生态环境?;し⑸坌员浠?/h1>
2022年09月02日 14:49 来源:经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し⑸沸?、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改善
悠悠湘江,由南向北流淌,养育沿岸4000多万人口,承载千年湖湘文化,被湖南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湘江沿岸矿业、化工业等日益密集,这条沿线贡献了湖南四分之三GDP的大河,一度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
湖南衡阳市水口山的铅锌产量曾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通过关闭近200家“小散乱污”企业,冶炼行业转型升级,“世界铅都”焕发新貌;在株洲市清水塘,133米高的烟囱不再“吞云吐雾”,15平方公里的清水塘地区正在布局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娄底市通过整治矿山、裸露山体、荒废田地,让原本寸草不生的锡矿山重现绿色……2021年,湘江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8.7%,较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干流省考断面连续多年保持在Ⅱ类,地级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湘江治污的十年答卷,是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历史性转折的缩影。
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民邹毅每天坚持以照片的形式记录北京的天气。9年来,邹毅镜头里的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过去被京津冀百姓视为“奢侈品”的蓝天白云,如今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汀?。
成都市民骄傲地说,坐在家里,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西岭雪山,感受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9天,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能够遥望雪山的天数有70天左右。
10年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响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降至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重污染天数下降近四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国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7.1个百分点,降至1.2%。
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2020年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9.5%,比2017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从北国山麓到南海礁屿,从西部高原到东方沃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逐步变为现实。
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提升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青海湖畔“沙进水退”持续了40多年,沙地将青海湖分离出了子湖。从2012年起,这里的地表形态开始发生“沙退水进”的转折。如今,子湖又与大湖连在一起,地表已恢复到40多年前的状态。
青海湖的变迁犹如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10年来我国对守护自然生态的不懈努力,可以看到神州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ず拖低持卫?,加强生物多样性?;?,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毛乌素沙漠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10年来,这里的人们通过治沙造林将绿色向东推进了几十公里,1万多平方公里流沙止步生绿,从卫星遥感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8月的河北承德坝上,山花烂漫,林海苍翠,游客纷至沓来。塞罕坝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如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介绍,过去一年,塞罕坝攻坚造林6600亩,全部是在土层瘠薄的石质阳坡上。近年来,林场还开展了“5+2+3”阔叶树种栽植试验,推动混交林建设已完成2万亩,20年内计划完成40万亩,在防虫、防火、生物多样性上形成更健康、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2021年森林覆盖率超过23%,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蓄积量达175.6亿立方米。
海南长臂猿的叫声高亢洪亮,响彻山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这种濒危灵长类动物的全球唯一栖息地。经过多年来的科学?;ず蜕指?,海南长臂猿已由最少时的寥寥几只恢复到5群30多只,创造了世界珍稀动物?;さ钠婕?。
我国从2013年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走过近10年历程。从雪域高原的三江源头到南海之滨的热带雨林,从白山黑水的虎豹栖息地到碧水丹霞的武夷胜景,国家公园建设为更好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夯实生态根基。
10年来,全国生态?;ず煜呋üぷ骰就瓿?,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ず煜呙婊壤坏陀诼接蚬撩婊?5%。一道道生态红线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10年来,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自然?;さ靥逑??!跋褚吧笮苊?、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鄙肪巢孔匀簧;に舅境ご奘楹焖?。
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黑龙江磨盘山水源水质改善取得历史性突破,“污迹斑斑”的甘肃东大沟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样板,宁夏沙湖实施水生态修复治理获得美丽河湖提名,浙江嘉兴以点带面打好存量污泥处置翻身仗,长江岸线实现“绿色蝶变”,广东增城牛仔服装产业华丽转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正推动着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ぐ谠谌止ぷ鞯耐怀鑫恢?,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大制度建设之一。
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ざ讲旆桨?试行)》。此后,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ざ讲旃ぷ鞴娑ā?,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督察制度框架、程序规范、权限责任等,督察的法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自2015年年底试点启动,督察对象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扩展到中央企业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为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
?;ど肪潮匦胍揽恐贫?、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0年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数十项改革方案接连实施,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
10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环境?;に胺?、核安全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10多部法律完成制定修订,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河长制、湖长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一条条江河、一个个湖泊有了专属守护者,一大批民间河长、湖长踊跃上岗。
全国全面建立林长制的目标也如期实现。通过实行林长制,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从根本上解决?;し⒄沽植葑试戳Χ炔还?、责任不实等问题,初步实现了国家得生态、群众得实惠的双赢,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良好成效和蓬勃生机。
(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
【编辑:李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し⑸沸?、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改善
悠悠湘江,由南向北流淌,养育沿岸4000多万人口,承载千年湖湘文化,被湖南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湘江沿岸矿业、化工业等日益密集,这条沿线贡献了湖南四分之三GDP的大河,一度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
湖南衡阳市水口山的铅锌产量曾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通过关闭近200家“小散乱污”企业,冶炼行业转型升级,“世界铅都”焕发新貌;在株洲市清水塘,133米高的烟囱不再“吞云吐雾”,15平方公里的清水塘地区正在布局智能制造等新产业;娄底市通过整治矿山、裸露山体、荒废田地,让原本寸草不生的锡矿山重现绿色……2021年,湘江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8.7%,较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干流省考断面连续多年保持在Ⅱ类,地级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湘江治污的十年答卷,是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实现历史性转折的缩影。
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民邹毅每天坚持以照片的形式记录北京的天气。9年来,邹毅镜头里的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过去被京津冀百姓视为“奢侈品”的蓝天白云,如今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汀?。
成都市民骄傲地说,坐在家里,透过窗户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西岭雪山,感受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9天,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能够遥望雪山的天数有70天左右。
10年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响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降至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重污染天数下降近四成。
2017年至2021年,全国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84.9%,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7.1个百分点,降至1.2%。
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2020年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9.5%,比2017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从北国山麓到南海礁屿,从西部高原到东方沃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闻得到花香,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待逐步变为现实。
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提升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青海湖畔“沙进水退”持续了40多年,沙地将青海湖分离出了子湖。从2012年起,这里的地表形态开始发生“沙退水进”的转折。如今,子湖又与大湖连在一起,地表已恢复到40多年前的状态。
青海湖的变迁犹如一扇窗,透过它可以看到10年来我国对守护自然生态的不懈努力,可以看到神州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ず拖低持卫?,加强生物多样性?;?,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毛乌素沙漠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10年来,这里的人们通过治沙造林将绿色向东推进了几十公里,1万多平方公里流沙止步生绿,从卫星遥感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8月的河北承德坝上,山花烂漫,林海苍翠,游客纷至沓来。塞罕坝曾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如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
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介绍,过去一年,塞罕坝攻坚造林6600亩,全部是在土层瘠薄的石质阳坡上。近年来,林场还开展了“5+2+3”阔叶树种栽植试验,推动混交林建设已完成2万亩,20年内计划完成40万亩,在防虫、防火、生物多样性上形成更健康、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人工林面积长期居世界首位。2021年森林覆盖率超过23%,森林面积达2.2亿公顷,蓄积量达175.6亿立方米。
海南长臂猿的叫声高亢洪亮,响彻山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这种濒危灵长类动物的全球唯一栖息地。经过多年来的科学?;ず蜕指?,海南长臂猿已由最少时的寥寥几只恢复到5群30多只,创造了世界珍稀动物?;さ钠婕?。
我国从2013年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再到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走过近10年历程。从雪域高原的三江源头到南海之滨的热带雨林,从白山黑水的虎豹栖息地到碧水丹霞的武夷胜景,国家公园建设为更好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夯实生态根基。
10年来,全国生态?;ず煜呋üぷ骰就瓿?,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ず煜呙婊壤坏陀诼接蚬撩婊?5%。一道道生态红线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10年来,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自然?;さ靥逑??!跋褚吧笮苊?、藏羚羊、麋鹿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鄙肪巢孔匀簧;に舅境ご奘楹焖?。
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黑龙江磨盘山水源水质改善取得历史性突破,“污迹斑斑”的甘肃东大沟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样板,宁夏沙湖实施水生态修复治理获得美丽河湖提名,浙江嘉兴以点带面打好存量污泥处置翻身仗,长江岸线实现“绿色蝶变”,广东增城牛仔服装产业华丽转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正推动着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ぐ谠谌止ぷ鞯耐怀鑫恢?,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大制度建设之一。
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ざ讲旆桨?试行)》。此后,中办、国办印发《中央生态环境?;ざ讲旃ぷ鞴娑ā?,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督察制度框架、程序规范、权限责任等,督察的法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自2015年年底试点启动,督察对象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扩展到中央企业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为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
?;ど肪潮匦胍揽恐贫?、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0年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数十项改革方案接连实施,构建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
10年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环境?;に胺?、核安全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10多部法律完成制定修订,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河长制、湖长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实践。一条条江河、一个个湖泊有了专属守护者,一大批民间河长、湖长踊跃上岗。
全国全面建立林长制的目标也如期实现。通过实行林长制,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从根本上解决?;し⒄沽植葑试戳Χ炔还?、责任不实等问题,初步实现了国家得生态、群众得实惠的双赢,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良好成效和蓬勃生机。
(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
- 专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