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太空发福?称重胖了7公斤引发5大猜想
[猜想1]
测量仪出现误差? 航天员太空浮肿? 航天食品太丰盛? 航天工作服太重? 秘密藏在衣兜里?[相关链接]
聂海胜太空发福?
称重胖了7公斤引发5大猜想
20日,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演示了如何在太空中测量航天员的质量,以“助教”身份出现的聂海胜亲自上阵示范。最终太空上的质量测量仪器显示,聂海胜的质量是74公斤。公开资料显示,聂海胜体重多年一直保持67公斤。为什么聂海胜胖了7公斤?
大多数航天员
体重都会减轻
[猜想1]
测量仪出现误差?
记者注意到,实验装置是机械弹簧机构和高科技的光栅测速系统的组合体,会不会是弹簧回弹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抑或两个系统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陶昌宏告诉记者,实验过程进行得非常完美,他判断,排除仪器准确程度问题,测量结果不可能出现大的误差。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解释说,仪器产生大的误差的可能性非常小。焦维新介绍,用此方法测量物体质量,在地球上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制作这样的测量仪器,在地面环境很容易实现校正,因此,升入太空后,出现“跑偏”的可能性不大。
[猜想2]
航天员太空浮肿?
神九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升空后24小时,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宇航员的面部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浮肿。在电视画面中,航天员都感觉胖胖的,是不是因为出现水肿导致聂海胜体重增加?
专家解释,在失重条件下,体液要重新分布,血液上涌,会让脸看起来比较胖。浮肿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人处于一种失重状态,首先发生改变的就是这个人血管里流体静压消失,面部浮肿,有头胀的感觉,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由于失重,心血管功能紊乱,体液上涌,胸部和头部体液充盈,给感受器官一种虚假的信号:体液过量。内分泌系统便自动对身体进行调节,将部分体液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虽然出现表面上的浮肿,但是航天员体重却在下降。
[猜想3]
航天食品太丰盛?
据执行神十任务的航天员介绍,在这次飞行中,根据三位航天员的不同口味,专家们专门制订了个性化食谱,除了种类繁多的鱼、肉类罐头、面包等,还有中式菜品,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烧鸡腿等,同时又新增了新鲜水果、小米粥、酸奶、粽子等多种太空食品。
是不是因为神舟十号航天员伙食大为改善,聂海胜没管住嘴?
专家表示,失重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味觉失调,食欲不佳,进食量减少,实际摄入的热量要比推荐值少20%。
其次是肌肉萎缩。我们正常人一年骨丢失0.5%-1%,而航天员一个月就会丢失1%-3%。同时失重使人肌肉萎缩,骨软肌瘦导致体重下降。此外,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看上去容易,但研究结果证明,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消耗的体力,与在地面上消耗的相当,因此可以排除聂海胜“好吃懒做”导致发胖。
[猜想4]
航天工作服太重?
航天员服装主要有四类,包括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空间运动服、航天工作服。舱外航天服就是翟志刚出舱时所穿的那种,系统重量约200公斤左右。而舱内航天服,也叫舱内压力救生服,是航天员升空时所穿,带有头盔,重量大约是10公斤左右?占湓硕氲孛嬖硕⑽薏畋。
本次太空授课时,航天员穿的就是蓝色航天工作服。尽管航天工作服具体资料尚未公布,但从此前媒体报道中得知,“航天工作服是长衣长裤,但是比起舱内航天服要轻便得多!币虼,它也不可能成为聂海胜体重发生剧烈变化的原因。
[猜想5]
秘密藏在衣兜里?
从太空授课公开的视频来看,聂海胜的航天工作服上至少有4个大兜,其中有两个分布在胳膊上,有一个在胸前,最大的大兜儿在腿上。
在太空授课中的最后一个实验,聂海胜在回收实验用具的时候,拿出吸附纸将水球吸附后放进了裤子上的大兜里。尽管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记者没有看到聂海胜从工作服上的衣兜里掏出实验用具的动作,但是,他身上的那些大兜,始终看起来鼓鼓的,里面装了些什么?是否有质量很大的物体呢?待航天员凯旋之后,谜底才能揭晓。
[相关链接]
中国航天员中心表示,在航天飞行后的体检中发现,大多数航天员的体重会减轻2公斤至3公斤。美国航天局健康专家则称,宇航员们每次执行太空任务,体重平均都减轻5%左右。
据报道,此前上天的航天员体重均出现了下降。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此前披露,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体重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翟志刚因为出舱活动体力消耗大,体重下降幅度最多,刘伯明次之。
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洋、刘旺、景海鹏在返回地面1个月后讲述太空经历时,曾经描述“回到北京后体检,每人都瘦了十来斤!本荨斗ㄖ仆肀ā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
测质量 聂海胜74公斤
在太空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展示了在失重环境中专门测质量的装置——“质量测量仪”。
演示过程中,聂海胜被固定在质量测量仪上,然后王亚平把连接运动机构的钢丝绳拉到指定位置,拉力使他回到了初始位置。王亚平解释说,实验的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计算出聂海胜身体的质量为74公斤。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时间限制许多实验未演示
教具飞天成本高达35万元
近日,神十太空授课备课组组长邸乃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为使太空授课呈现良好效果,国家专门成立了专家组,“最初,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实验,但是不可能都做,最后选择的是可视性好,便于操作的实验”。邸乃庸说,此次选择的都是物理实验,此前专家组也考虑进行化学实验,虽然太空中化学实验中的一些溶液变化与地面实验不同,但这需要靠航天员进一步解说。最终,专家组选定用眼睛可直观看出来的物理实验。此外,实验选择上还考虑了航天员是否容易操作及使用简单的用具。因为航天员并不是实验人员,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学生失重环境与地面不一样。
他透露,在最初的设计中,远不止当天现场演示的实验,但由于受到时间限制,最终只演示了这么多内容。
太空授课教案组金声老师介绍说,太空授课计划其实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备,本想神九时进行,但神九升空时间较短,而且神九的主要任务是对接任务,所以太空授课计划最终在神十实现。
去年9月开始,太空授课教案组开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定实验计划。在天宫一号中呈现的几个实验,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挑细选的!笆笛榈难≡裰饕悸堑娇破招、可视性、教育性和可实施性四个方面。最终确定演示失重环境中的力学原理和液体表面张力!
金声介绍,往太空带物品不是“斤斤计较”,而是“克克计较”。但这次为了太空教学,带上天宫一号的“教具”总重量是2.9公斤,也体现了国家对这次太空授课的重视。
据了解,1千克物质从地面发射到近地轨道的空间站约需2万美元。以此计算,这些教具飞天成本达到5.8万美元,合35万元人民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