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纽约二月十三日电 今天出版的《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过去一年中国经历了天灾频仍的一年,南部遭遇台风重创,西部又遇罕见干旱,中国政府对气候异常和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重视,并开始着手加以解决。
报道文章指出,去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气象灾害。袭击华南地区的台风导致渔船和村庄被毁。一八七七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使长江某些河段几近断流,许多城市出现水荒。北京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暖冬天气,使“北京严冬”也显得浪得虚名。
文章说,虽然全球变暖或许并非这一切异常状况的幕后元凶,但科学家们指出,中国在全球变暖面前可能会特别脆弱。冰山融化引发的洪水可能淹没上海、深圳这两大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气温升高将令居住在半干旱地区的中国一大半靠天吃饭农民面临严峻的局面。此外,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供应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主要江河的水源均为冰川,而这些冰川正在快速消融。
报道说,中国政府正在研究任由全球变暖发展下去将给中国带来何种危害,还在起草第一份应对该问题的国家战略报告。报告中提出的警告之一是:气候变暖可能危及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另外,中国政府还接受了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这一《京都议定书》提出的概念。
文章指出,中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其他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污染物。随着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领导人开始认识到全球变暖并不只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全球变暖也有可能给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障碍。
文章认为,虽然中国政府没有采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做法,但是于去年提出了降低单位GDP能耗的策略。中国科学家表示,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气候变化政策。按人均计算,中国的能源消耗量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左右。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目标,经济产出翻两番的同时能源消耗只能增加一倍。中国能源消耗战略的调整可能对全球变暖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因为尽管中国正致力于能源多元化,但中国的发电厂仍主要依赖高污染的煤炭。
文章说,中国政府已经要求大型国有企业和各省领导签署保证书,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将单位GDP的能耗降低百分之二十。从实施第一年的情况看显然未能达标,但中国科学家表示,随着政策的全面铺开,达到目标仍有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