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3日电 香港近七百万人口中,四成五的人口不是香港出生的,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但主要的还是华人,尤以中国内地背景的居多。香港《文汇报》发表文章指出,这是香港的新生力量,其中的佼佼者与上世纪投入香港经济发展时代的香港人相比,这个时代的新香港人更具知识,更富创新精神,并不断培养参与的意识。
文章指出,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他的施政报告中呼吁要做一个“新香港人”,成为未来香港人追求的新目标。曾荫权的“新香港人”,讲简单一点,就是香港在变,香港人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
其实“新香港人”本身就是客观存在,因为每天都有不是香港出生的新香港人进入这个城市,开始他们的新生活。新香港人是香港的生命所在,所不同的是,前者是讲香港发生变化,香港人求变、创新才是出路;后者是说,有这样一个不断成长的新型群体,他们是参与香港发展、变革的新力量。
回归以后,香港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这个城市的活力来自于不断成长中的新香港人。早年的渔村之所以可以演变为灿烂的东方之珠,就是因为不断注入的新力量,一群又一群对自己、对香港、对未来有不同期待的外来人,并为之努力造就。重要的是,他们不仅成就了香港,更对成就中国作出贡献。
香港这块土地上养育了众多华人佼佼者,大部分香港人其实都是从新香港人开始。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进入香港的,如董建华、李嘉诚、邵逸夫、金庸等香港政商文化界名人,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新香港人。他们进入香港,在中国这片自由亦具法治的土地上,参与编织商业香港的美丽梦想。
回归前后,香港又开始新的梦想,进入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格局,追求社会和谐及民主自由成为新议题。又一批新香港人加入到构建新香港的队伍,他们可能至今还不能讲很流利的广东话,却以专业能力、感情寄托,在香港展示他们的身影,在这个舞台上演绎新香港人的新生命,也为香港带来新的生命。
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香港政权移交的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后,开始了香港的新时代。更多的新香港人随着时代的脚步进入香港,寻找新香港的梦。其中的佼佼者与上世纪投入香港经济发展时代的香港人相比,这个时代的新香港人更具知识,更富创新精神,并不断培养参与的意识。这是一批有创新能力,具专业知识的精英。
这一批不在香港出生,也没在香港长大,因缘际会在香港停了下来,他们关注香港,在影响香港的历史过程中正在成为强势群体。香港与祖国联为一体、同生共长成为这批人的认同感,借助香港自由信息、倡导法治等城市特色,他们要创造新的中国人的价值。香港不是异乡而是新的故乡,这批精英在香港已经开始有更多的参与。
这样一批既了解西方文化,又融入香港社会,且有各自不同背景,尤其是熟悉中国国情的香港新精英,他们生活在香港,热爱香港,在解读诸多社会、政治纷争上更为理性。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成就后,他们开始有参与香港政治社会生活的诉求。
生活在香港十几二十年,新香港人的精英人士,已经不满足仅停留在专业领域,他们期待走出来,代表这个社会群体发出贡献香港的声音。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要创造一个新香港,也要承担起影响中国的历史责任。
回归十年,香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国两制,既与内地紧密联系又有香港的自己特色;香港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性,以及社会转型,都令香港需要包容,需要广纳各方人才。香港特区政府要看到了这样的需求,也要看到这样一股新力量。(纪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