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发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像马力强劲的火车头,将住房制度从计划经济领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
作为一个年幼的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在这过程中,老百姓只有一个期待:住上好房子。
① 福利分房“等靠要”——
“41岁了,在结婚14年之后,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今年初春,秀蓉选中了一套90平方米的精装商品房送给女儿做结婚礼物!安荒苋煤⒆佑形乙谎囊藕叮52岁的秀蓉眼角已经爬满了皱纹,“好歹也要在自己家里结婚。”
秀蓉的“在自己家里结婚”的情结,始于25年前。1982年,秀蓉和丈夫在借来的单元房里结了婚!罢馓追坑闪郊胰撕献。炕思腋髯∫患12平方米的小屋,卫生间和厨房则为两家公用。不过,当时能借到房子结婚已经很不错了!那时候很多新婚夫妇都是分居在各自宿舍过日子!
三个月后,秀蓉在大栅栏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平房。这间在门洞临时搭建的小屋就像是大杂院的传达室,墙面点缀着大片霉点,窗下的墙皮争先恐后地卷翘剥落!叭鹿、双人床和小写字台后,房间小得只能‘进屋上炕’。”秀蓉回忆道。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实行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制度和低工资制度,由国家或单位集中建房,再分配给职工使用,产权公有,个人缴纳较低的租金。
“1978年,中国人住房短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敝泄康夭白≌芯炕岣被岢、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说。
顾云昌曾多次参与国家房改政策的研究和制订!澳鞘焙蚪簿肯壬、后生活,高积累、低消费,住房建设的速度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1950年至1975年,全国住房竣工总面积仅为4.4亿平方米。
那时,绝大多数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仍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秀蓉也是这样,期盼着单位分房能尽快轮上自己,而在她所在的国营显像管企业,还有1300多人在排队等房。分房的情景,秀蓉至今记忆犹新,“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送礼递条子的、假结婚的、拿着菜刀威胁的……房产科的门槛都被人踩破了。其实等待分房就像是一种没有盼头的盼头,大多数时候没有结果,可你还是天天盼!
在人们的期盼中,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于1988年召开,会议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我国房改的整体构想,勾勒了我国政府新的城镇住房政策的轮廓,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之后,公房出售、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国家安居工程等房改重要内容相继开展。
1996年,秀蓉终于分到了单位最后一批福利房。“当时单位贴了三次红榜征求意见,我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秀蓉笑着说,“41岁了,在结婚14年之后,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② 房改开创新市场——
“折腾5年,不到30岁,我就拥有了自己理想的住房!
尽管一套房子等了14年,秀蓉依然是幸运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到1996年底,全国仍有300多万户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仍有330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需要改造,住房问题亟待破题。
1998年,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标志,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住房实物分配被取消,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许多人的住房轨迹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机关上班的晓南没有搭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拔沂1997年才参加工作的,没资格参加福利分房。不过房改了,我却有了更多选择!
全面房改使房地产的建设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统计,1998—2004年商品住宅建设投资额平均年增幅达28.4%。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开始大力推广住房公积金制度,央行也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
“先是可供选择的房子多了,后是能借的钱多了!毕纤,“那时候银行开展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我才有能力买房!1999年,晓南在银行作了30年20%首付的住房按揭贷款,用15万元在北京南三环买了两套均价4000元/平方米的商品房。
作为房改的见证人,顾云昌认为房改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叭绻泄姆康夭茸饕患芫扌头苫,它能升上蓝天翱翔主要靠两架发动机和一个燃料库,一架发动机是房改,如果不是住房商品化,房地产市场就不会这么红火;另一架发动机是地改,把土地使用权出让,与所有权分离,并将其推向市场,使土地交易成为可能。燃料库则是金融,推行个人住房贷款,飞速发展的商业住房信贷,使老百姓可以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住房梦!
2004年,晓南的房子涨到6500元/平方米,他索性把大房子卖掉,除去需要还清的贷款,自己还挣了30多万。晓南又在东三环选中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公寓,“挣来的钱刚好付了30%的首付。我没有赶上福利分房,但折腾5年,不到30岁,我就拥有了自己理想的住房!
、 期待更多保障房——
“好在现在限价房越来越多了,以后就要依靠保障房了。”
房改使中国住房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前,是居者‘忧’其屋,到上世纪末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继续奋斗向居者‘优’其屋迈进,追求住房的舒适度与环境的良好。”顾云昌说。
“1998年房改全面推进,取消了实行40余年的住房福利分配制度,明确了居民住房产权的私有化和住房获得渠道的市场化,居民住房需求开始集中释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廖英敏这样评价房改。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02平方米,远快于全面房改前。
但在人均住房面积大大提高的同时,也有一些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家住北京广安门内社区的蔡雄就是其中一员。老蔡一家三口住在一套38平方米的单元房里。老蔡的房子已经有了墙面裂缝,又因为女儿长大而显得空间局促。
这些年,老蔡不是没有动过买商品房的心思,可是阴差阳错总是无果而终。2002年,他曾为南二环的一套5000多元/平方米的毛坯房动心,但等他对价格、户型、朝向、采光深思熟虑后,楼盘只剩下近200平方米的户型了。2004年,他又看中了崇文区的一套房子,谁知开盘价格比预期涨了20%。2005年,他退而求其次打算买二手房,谁知中介“一女二嫁”,自己又晚了一步。
看着五环路以内住宅期房的均价超过了11000元,老蔡只能把改善住房的愿望寄托在政府的保障性住房上!拔蚁衷谡醯那荒苈10年前的房子。好在现在限价房越来越多了,以后就要依靠保障房了!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宣布,“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规划安排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3000万平方米。今后,新建商品房项目入市前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
政府出台的规划让老蔡们充满着希望。(陆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