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资料图)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资料图)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1998年房改之前,绝大多数民众并不关心房价,他们在等待分配,而绝大多数的家庭并没有因此而等来像今天一样的住房条件。
是市场经济让民众的住房条件改善了,当然土地的资源使用费快速上涨并居高不下时,也大大推高了房价。于是所有的罪名都扣在了黑心的“开发商”头上,似乎是因为有了开发商才有了高价房。
而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却是资金只投向能产生利润的领域,利润越高的领域吸引的投资越多。投资多,量上去了,价格才能平衡。因此打倒了开发商,减少了供给量的情况下,也绝不会变出更多的“廉价房”。
美国的次级债爆发后,没听说有多少开发商破产,但却有大量的购房家庭破产了,有大量的拥有次级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了。
次级债的产生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出了问题,并让房价在曾经连续多年的暴涨中随宏观经济的下滑而产生了下跌。虽然至今美国的房价约比平均下跌了20%,但在无首付、低首付,且利息还能冲抵个人购房时的个税时,这种20%的下跌也足以让购房人宁愿断供,不再支付还贷了。
但中国的房地产情况与美国有极大的不同,那就是美国的市场中由开发商直接生产提供的一手房约为100多万套,而二手房交易则会高达七八百万套。因此宏观经济的升降直接影响到人均的收入与整体的资产价格(土地的永久使用权、让房屋的价格更多的体现在土地的资产价格升值上)。
而中国则相反,一手房市场的总量巨大,二手房市场的比例相对较小,因此房价更多的反映的是一手房的供求关系,并且与此后的土地升值几乎关系极小,甚至随着土地使用期限的延长会贬值。
在现有的房产交易中,银行已支付了大量个贷,开发商已将产品销售了。如果出现断供,开发商没有任何损失。假如开发商的资金链有危险,就有一部分开发商会大幅度降价而回笼资金。但如果土地是低价取得的,哪怕房价大幅下降,开发商在高低地价平衡中仍有利润,仍能活下去。而对已购房者和银行来说,这个价格的暴跌则会产生巨大的财产价格的损失和断供的可能,自然也就会影响到银行已发放的个贷。
然而当“跳楼价”出现时,许多自认为看到低价购房机会的消费者也未必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反而可能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占上风,让交易量在资产价格下跌时更低,形成价格与交易量轮番下跌的恶性循环,从而引发更多的断供和次级债。(任志强 华远集团总裁)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