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医生朋友看中市区的一套二手老工房,挂牌价78万元,中介公司与上下家约定以79万元成交。签定金协议那天,医生又去看了看房源情况。从这套房到中介公司,仅仅过条马路。在路上,上家就提出要加价10万元,任凭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家就是不松口。后来才知道,医生相中这套房源后,其他中介公司也带了几拨客户去看房,都表示出购买意向,于是上家原来的心理价位动摇了,加价成为平衡心态的最直接的表达形式。
近来楼市呈季节性回暖,有人以此推断楼市自此将进入新一轮的上升通道。伴随着新房市场供应量和成交量的放大,少数开发商和营销商上调价格的愿望也有加强趋势,个别地段较好的楼盘甚至奇货可居、捂盘等涨,人为造成供应的阶段性饥渴。在目前楼市向好的氛围中,二手房市场的中介带看量、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也比前段时间有所增加,中原、信义和汉宇等中介机构的统计数据均显示,五月份的成交量比四月份上升20%。
其实,每年的四五月份和九十月份,都是楼市成交的旺季,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成交放量、价格微升是很正常的市场现象。今年自住和改善型需求有所增加,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造成某些地段、某些总价的产品相对紧张。因此,一些房源价格上升就显得引人注目,甚至会给人造成房价上涨的印象。那么,房价究竟有没有上涨呢?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的调查显示,4月份上海房价仅微升0.6%,为全国最低,由此可以得出上海房地产市场量足价稳的总体判断。
其实,类似前述上家在交易过程中反悔的事例很多,在上一轮房地产上升期,要做成一套二手房的买卖,一定会经过几次的价格反复,挂牌一个价,下家上门看房一个价,中介去谈又是一个价,等到签定金协议那天,上家仍然有可能提出加价,更厉害的,正式签约时,上家宁愿赔上定金也要涨价,由此引发许多二手房交易的官司。
法律并没有规定在二手房买卖的过程中,上家不许加价,下家不许砍价。视市场整体走势、板块供求关系和具体房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价格在每个二手房交易个案中都存在,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是基于想做成交易的意愿,而且这种意愿的表达都是善意和诚信的,不是出尔反尔,也不是漫天要价或者肆意砍价。
目前,有关部门为规范市场,规定在中介门店挂牌和各类媒体做广告的二手房源都必须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备案,每套房源对应一个备案号,确保该套房源信息是真实的、可交易的。但是,有关部门却无法规定上家的定价行为,上家往往将一套房源在周边好几家门店挂牌,因为中介业务员对该房源估值的差异和急于想拉住客户的心态,所以各家门店里同一房源的价格往往会有差异,两套极其相似的房源也可能相差好几万元。
一个规范的诚信的二手房交易市场对买卖双方都是有益的,在最敏感的定价行为上尤其要讲诚信。定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以什么样的价格购入,这是上下家的自由,谈不拢也不要紧。然而,我们反对挂牌价随心所欲,朝定夕改,甚至过条马路就加价,一两个捕风捉影的因素就让交易泡汤。建议上家认真对待挂牌价,并承诺该价格在一定时间段内稳定。笔者很欣赏这样的做法:买卖房子是做大事情,首要的是诚信,千万别为了五千一万的争执坏了大事。(许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