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浙江省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4月17日《中国青年报》)。
应当说,浙江省的高考改革是有其先进性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但令人惊异的是,网上反对的声音却占了多数。
网友对浙江高考改革的种种忧虑,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民众对高考改革的谨慎态度——— 尽管目前以一张试卷为基础的现行高考制度,体现的不过是粗糙的、简单的起点公平,但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公平的可辩性,即所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分数的量化刚性控制,使得利益寻租的空间被大大压缩。如此,民众在承受高考种种弊端的同时,至少获得了另一种过程公平。
可是,综合素质评价这一充满机动性、灵活性的标准被纳入高考录取重要依据,就使得民众产生了疑虑:由于素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性议题,具有相当的不可控性,其话语主导权又被完全赋予了学校与教育机构,在这样相对封闭的信息传递管道中,可能会出现规范性很差的“秩序陷落”。
其实,在之前有关高考加分、高校自主招生等争议中,已经集中反映了民众对“不可控公平”的集体担忧。这其实源于类似的高考改革,依旧停留在教育机构或其他政府职能部门推动而民众被动消极接受的阶段,由于民众无法感知自己能参与到改革中为改革做点什么,就会产生权利被虚置的不满。在浙江的高考改革尝试中,我们仍然无法看到民权主导的身影——— 一切改革内容都围绕“教育部门如何做,学校如何做”,却没有对上述改革可能产生问题的具体监督管理举措,更缺乏发挥民众主观能动性、保证民众在改革过程中行使参与与监督权利的内容,这如何能不让民众产生疑虑呢?
浙江的高考改革若想一路走好,必须将民意优先、民权保障置于改革制度设计的核心,比如,改革设计体系应通过民意听证,搜集更多的正反双方意见,以便对制度缺陷加以及时修正;比如,即使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也不能仅限于学校与教育机构之间的单向传输,而应强化学生互评、候选人资料全程公开透明,并且建立畅通的投诉及反馈机制,保证制度的纠错功能贯穿整个流程;等等。(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