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是否正在以“半夜逃逸”的方式撤离中国?按照韩国产业资源部的计划,日前由该部和韩国外交通商部、劳动部、法务部、大韩商会等共同成立的“无故撤离应对特别工作组”开始进入青岛、广州等韩国企业集中的地区展开实地调查。有韩国媒体报道称,近来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因为付不起职工工资或者负债而“无端撤走”的现象很多。此前一段时间,“中国经营环境恶化”“亏本”“撤离”等字眼接连出现在韩国媒体上。
韩企之所以“半夜逃逸”,走得如此匆忙,在我看来,其根源在于两税并轨之后,又适逢今年新的《劳动合同法》出台,刚性的政策不得不让他们平添压力,进而再三思量,最后导致“消化不良”撤离中国。尤其是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派遣的规定,大大限制了外资企业在用人上的灵活性,企业无法使大多数员工都以劳动派遣身份替企业工作,这将大大增加劳动力成本。再者,税收成本的提高也是其中一大致命伤。
让笔者纳闷的是,韩国媒体称这些企业之所以“半夜逃逸”,一是觉得中国的清算“手续繁杂”,二是需要返还当初进入中国时接受过的各种优惠。依我看,韩国媒体的看法显然有失偏颇。
首先,据我所知,外企清算分有税务机关自行清算、普通清算程序、特别清算、破产清算四道程序。清算手续繁杂这是法律法规使然,不唯独韩国企业,其他外资企业也一视同仁。韩国媒体将韩企“半夜逃逸”归咎于此,无疑是一种轻浮的表率。
其次,韩企接受中国的各种优惠,不可能像当初那样一成不变,现在外资已经很多了,全世界都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已经很能吸引外资了,根本不需要靠什么优惠政策。而且,外资并不一定就代表着“优质”,中国很多本土企业做得也很出色,有些比外资企业做得更好。中国现在需要更大力度发展本土企业,不能太依赖外资,要不然经济将始终无法维持稳定和自立。
更离谱的是,韩国媒体甚至提出了“撤离潮”的说法。笔者非常赞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的看法,认为此举有点夸大了。韩企撤离是个迹象,表明外资企业感受到政策压力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军覆没,更不可能大批撤离中国。其实,某些韩企日渐微利以致亏损倒闭,除了政策的刚性影响外,问题的关键主要是没有更好的渗透和消化韩企在华经营投资理念。一味责怪中国外资政策只能说是一种无端的宣泄。
“解铃还需系铃人”。须知,中国的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赚。某些韩企之所以在中国市场上失利,并不完全归结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据我了解,在中国的韩企因不能因地制宜灵活处事,导致一些韩企在应对重大市场变化时反应迟缓,进而业绩下滑。笔者奉劝那些热衷于把中国市场想象成理想花园的韩企投资者,理当反思之。
对于韩企而言,用吃韩餐的方法吃中餐换来的结果往往是消化不良,而以“半夜逃逸”的方式撤资中国,不仅是一种不负责任之举,更给人留下了不良印象。另外,韩国媒体某些过于夸大其词的做法,其影响也不容小视。韩企和韩媒体将这些“消化不良”的弊端转嫁于中国,我们也不可等闲视之,需防患于未然。(王加荣)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