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某媒体爆出,汽车业兼并重组目标正式出炉,即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将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在这份细则中,包括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福汽、重汽等各省龙头汽车企业集团,此外,哈飞、昌河、江淮等二线国有汽车企业集团也都被纳入此细则调整范围内,民营汽车企业集团并不在调整范围内。
在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问几个问题:1,应不应该?2,谁会成为这场大潮中的被整合者?3,如何整合?
首先我们讨论第一个问题,是否应该?答案当然是应该的。因为我国市场规模已接近年产千万级别,而我国汽车业也应该进入结构重组阶段,这样才和世界第一大市场相匹配。这是从“面子”上论。从“里子”来看,世界经验已经证明,100万辆以下生产规模的车企都会灭亡,汽车业恰恰是最重视规模经济的行业。而国家早在“上南重组”前就已经提出要在“十一五”末的时候,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也就是说,到时候,我国汽车业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大型车企保持“2+4”或者是“3+5”,而10家或只是一个折中状态了。更何况,我国汽车业的现状是,7%的生产者提供了80%以上的销量。
第二个问题,谁是被整合者?看一下排名,2008年的前十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吉利。除吉利属于纯民营车企,这9家应该都可以列在此次细则调控的范围内。而在前十之外,非常具备被整合价值的还有4家:与三菱有合作的福汽和长丰、有铃木参股的昌河、商用车方面很有造诣的江淮。而在前十之列,除前六位基本安全。其他的,从长远看,都难逃整合别人或者被人整合的命运。而纯自主品牌,业已做大的吉利、长城、比亚迪和其他自主企业的命运则交给了市场。因为尽管美国有“三大”,但仍有几十家独立的汽车生产企业,其中有不少活得也很好。
第三个问题,如何来整合?目前“六大”中,除东风折戟哈飞,广汽难有绯闻之外,其他“四大”都有整合别人的经验,一汽整合了天汽,上汽先整合五菱、后整合南汽,长安整合了江铃,北汽整合了福田。到目前为止,这几场是否算作成功还不好说。而唯一的“天一重组”被视作成功,当然是因为丰田是最大的受益者,但被整合者天汽呢?
在国内如何推进汽车业兼并重组,最大问题当然也源于产权归属和利益纷争。打个比方,就是国家直属院校、省直属院校,及部属院校的区别。撇开系统问题之外,不管这些车企出身如何,一旦落地生根,又和当地政府、当地GDP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一旦涉及到合资企业,又和外方车企产生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些问题算清楚了,然后才是双方意愿如何,有没有这个需要?问题就这样复杂化了。因此,困难重重是肯定的。
就笔者个人认为,对于绯闻中的主角,比如看中哈飞自主研发能力的东风、想“南下”的北汽,想做“南面王”或是想“北上”的广汽,可以再看看经典的“天一重组”路线图,有时候,“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条好路子。(高月琴)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骞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缃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