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天河区评出十大模范夫妻,据说这些模范夫妻都来自基层,肯为对方分担忧愁,区妇联希望以此弘扬文明家风和经典家庭观。
妇联同志的这番良苦用心很是可以理解,只是,理解归理解,这模范夫妻的评选多少让人觉得有点水中捞月的感觉。夫妻关系,本是私人生活领域的一个空间,如今让它呈现于公众面前,还得充当模范,仿佛爱情、婚姻都可以掀起一场学习的革命,经历一番熏陶,从此就“美好”了,“和谐”了。
可是现实总是会告诉我们一些与愿望相悖的事实,比如,同样在近日公布的一个新闻告诉我们,《中国城市人群婚恋心理研究报告》披露,新婚不足三年,就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如果可以重来,将不再与现任配偶结合。近1/4的妻子和超过1/5的丈夫都对婚姻表示失望。曾经动过“但愿没结婚”这样念头的丈夫和妻子超过了六成。
不管这项调查的合理性或数据是否会被质疑,但在某西餐厅的饭桌上,朋友们的论调证实了这个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现实性”。问三个人,有三个人会告诉你,他们对婚姻没有什么信心,当我纳闷之时,他们道出了某种现实的残酷性和真相,婚姻在这个社会,似乎越来越成为了一个“贬义词”,不对婚姻说点时髦的坏话,总是显得落伍和矫情,生怕和妇联的大妈一样被视为守旧、无趣。
一方面,那些可爱的妇联大妈总是会盼望着人人家庭和睦,夫妻幸福,于是“缔造”了模范夫妻这样的美好样板,另外一方面,婚姻似乎显得像鸡肋一样,四处被贴上禁锢人性、束缚爱情的标签,显得越来越面目可憎。
我们不敢追问的,其实恰恰是问题的真正中心所在——爱情在这个时代似乎显得奢侈了,显得那么难以追寻。多数婚姻并不建立在爱情之上,而是建立在契约之上。而所谓的模范,无非就是一种将契约履行得较为妥当的典范而已,至于他们是否有爱情,外人是无从知晓的。
我们太明白,爱情是无法被言说,也无法被克隆的。于是,才发明了这么一项关于夫妻关系的示范行动。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作者:彭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