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记者接到北京《中学生》杂志副主编刘加民的电话,他在电话里激愤地透露:目前图书市场上的所谓高考满分作文绝大部分是假冒的,是一些图书商以营利为目的伪造的。
近年教材、教辅图书占了所有图书销售份额的70%以上,打着“满分作文”标签的作文在作文类报刊、图书中随处可见。难道这些“满分作文”有假货?
“我有足够的依据。”刘加民坚决地说。
据刘加民了解,6月9日,《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集》已开始编辑。负责为该书提供高考满分作文的一位老师向他透露,6月12日即可拿到满分作文。高考刚刚结束,12日高考阅卷还刚开始,哪来的高考作文?据这位几年来总是全国第一个编出当年《高考满分作文集》的中学语文教师透露,他编的满分作文没有一篇是来自考场。这不光时间赶不上,也没必要。他说:“我卖的就是‘满分作文’四个字!”
安徽的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证实了以上说法,因为他每年也都向一些报刊和图书的主编提供“满分作文”,这些作文全是根据高考作文题自己写的,而且,图书主编们也知道这个情况。
显然,所谓的“满分作文”是伪造的!
“中高考结束了,暑期即将来临,形形色色以作文的名义牟取不良利润的‘营生’也在蠢蠢欲动!绷跫用袼。
4月5日,本报一版以《新作文行动求“真”务“实”》为题报道了刘加民发起的“新作文行动”的活动,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随着“新作文行动”的推进,刘加民越来越觉得揭露作文界不良现象非常必要。
其实,早在去年刘加民就发现“满分作文”来路不正。他说,每年中高考结束都有一个热炒“满分作文”的阶段,2005年他也想为自己的杂志约一些“满分作文”,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秘密:所谓“满分作文”并非来自考场,而是用高考题目请考生之外的人写的,甚至是已发表过了的成人创作。出版商为了获利,给读者提供了假货。这个情况在他的其他作者那里得到了证实,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
“我发现我的读者已经、正在而且还要继续被假的东西误导、欺骗、毒害,我们的整个作文大局都被这些假的东西扰乱,仅仅是出于职业道德,我也要表达我的态度!彼。“第一,那些较早出笼的年度‘满分作文’实际上成了各地报刊、书商、老师和学生追捧、效仿、研究的所谓‘满分作文’的源头。第二,‘满分作文’引领作文辅导的方向,左右着作文辅导的走向,激发起学生投机、仿作的极大热情,这已是应试作文、甚至是日常作文训练当中无法回避的现象。全国的一线师生跟着并不高明的假的东西跑,这是什么性质?第三,由于这些从不良‘主编’那里炮制出来的‘满分作文’其实只是些篇幅比较短小、体裁有些新颖、风格显得另类的学生或者成年作家的已经发表过的短文,这也是每年8、9、10几个月份都有‘满分作文’被揭露涉嫌抄袭剽窃的原因。其实,人家‘抄袭’的,本来就不是真正的‘满分作文’,只是被编入冠以‘满分作文’名义的图书之内的作文罢了!
2006年5月,某网站发布了曾颖的《我的文章被抄袭得满分,我要追究到底》的帖子,引起轩然大波。中央电视台也曾两度关注曾颖旧作被抄袭并获得去年江西考区“满分作文”一事。
刘加民说,近年来写作大奖赛活动空前活跃,关于作文比赛征文的广告满天飞,这些征文、大赛大多是变相的花钱买证、买奖的勾当。而奖励证书对读者在升学、升迁、评职称等方面确实有用,所以就有市场。近年来通过评奖、评选牟利之风愈演愈烈,招数使尽,花样翻新。先免费入围,再收取评审费、证书工本费之类的费用;也有颁奖兼搞夏令营的,把高额收费掩藏在夏令营的费用里;或要求另购“获奖作品集”,几十元的图书,在获奖作者要买,得花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购买。
刘加民说,他曾收到多篇反映这种现象的来稿,其中一篇题目是《偶的文章获了奖》,故事是:自己班上几个同学相互较劲,看谁获奖多!芭肌(我)拼命写作快速提高水平,终于勇敢参赛,结果被通知入了围,要交钱参加角逐一二三等奖。他欣然照办,很快获奖。却发现班上几个作文很差的同学竟然也获得了等级更高的奖励。这稿子实际上是揭开了一个丑恶现象的“盖子”,会让很多人不高兴,但他们毅然决定把这篇作文发表在《中学生》初中作文版今年第6期上。
作文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不能继续下去了,这种“大人欺负小孩”的游戏必须停止了!
今年3月,刘加民发起“新作文行动”的倡议,喊出了“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口号。倡议提醒大家关注作文教学和练习在未成年人心灵和身体的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意义,倡导在作文训练中反映主流、健康的生活,表达健康、朴素、清新的思想情感,反对消极颓废、猎奇求异、生涩灰暗等不健康思想情绪在作文中的蔓延;倡导“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倡导从自己熟悉的身边取材,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作文;同时倡导做作文读物出版工作的同仁,加强自律,明确是非,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放在最重要位置考虑。
被网友戏称为“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的刘加民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深感担忧。他说:“一个少年写手,可以天马行空妖魔鬼怪下笔千言,却看不到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关爱、互助、乐观、奋进的事实,一些已经成名的少年作家抄袭了别人的作品,输了官司,不但没有遭到批评和抵制,反而带来更多的追捧者。这种现象很值得忧虑。作文,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从来就不是个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方圆、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