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第一部讲述小留学生的长篇故事片在央视播出,它倍受全国家长、全海外华人、全体小留学生的期待,它会是这个倍受争议的小留学生群体的真实写照吗?
据报道,导演潘小扬称它是描述富裕家庭背景的留学一族的海外生活,并将它与《北京人在纽约》、《新大陆》等比较。潘日前接受成都日报的采访,"两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前天被不明身份者枪杀的消息,再一次引起了国人对海外留学生这个群体的关注。非常凑巧,一部名为《小留学生》的20集电视剧,将于本月14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据美国媒体报道,编剧袁志强则向记者表示,"近5年来,仅加拿大,发生了不少于八起有关小留学生的噩耗,一桩桩传回国内,心碎的不仅仅是一位位母亲;万里之遥,关心海外年幼学子的,是一个正在崛起、放眼世界的民族!可是悲剧不断的发生,太少有人知道悲剧的缘由、趋势,太少有人知道平日的积累和生命的感动,更太少有人知道全社会各阶层应当如何反省和负上责任。"
留学生一直在呼唤真实的作品写照。多伦多艺术家高飞则称,"《北京人在纽约》是早年移民和留学生奋斗与挣扎的真实写照,《走向共和》更是表达了中国人百年来仍未实现的强国梦想。成功的作品往往影响几代人,效果非常神奇。而今天这个时候,《小留学生》啊,你可不要成了一架永不停息的撒盐车!"
导演自信说作品超真实
潘小扬近期就《小留学生》的播出向数十家国内媒体多次发布消息,《北京青年报》及其《北京青年周刊》、新浪网等还分别发表专访或专题。他反复强调,他执导的《小留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深刻。
潘称,"我们所面对的这批留学生与以往表现不同的是,他们出去后没有经济上的负担,一去就是正而巴经地去留学,而不是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他还告诉记者,"剧本先后弄了七八稿,最大的难度就是要比较真实地反映小留学生们在国外的学习生活状况。"
潘在其《导演阐述:为了明天的太阳》(见新浪)中说,"我真实地再现了我们小留学生的生活,旨在给普天之下的家长以启示,告诉家长孩子们的心声。"他让本剧来回答,"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孩子们在国饩烤构?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新浪的报道还称,新剧《小留学生》已经完成后期制作,在内部观摩时受到了好评。央视自11月底便在几个主要频道进行了不同寻常的精彩片花宣传。网友在该网站上贴说,"在古装辫子戏,武打戏、婚外恋、三角恋充斥当今银屏之际,这部戏绝对是最近银屏上的一大亮点。"
编剧三点意见表遗憾
编剧袁志强向记者说,这部电视剧耗费了剧组和剧中心领导的不少心血,有些成绩,但结果有些失误,是谁也不愿看到的。他告诉记者,他在加拿大生活了8年,接触了400多位中国小留学生并从中交了不少好友。他认为,留学生的真实生活并没有得到太多真实的展示,与原创宗旨相违背之处太多,例如,原创中重点写了男一号来自穷困的普通家庭,上了一所普通而实用的大学,导演却将他的结局改成仅烧了一碗面条,就获得了来自白人老头的一大笔遗产,拿到20万加币准备上名牌大学。
袁认为,这对绝大多数艰辛苦读的学子和中国一大批观望、准备和未来想加入留洋潮的家庭有误导。我们中国人对电视剧男女主角的大结局本来就非常讲究和苛求。在频频传回有关小留学生的负面消息时,大家都在探究深层次的种种原因,而第一部小留学生专业剧集,就这么简单的"应付"男一号的"圆满",简直是向亿万观众开了个大玩笑!这何以经得起此时或多年的推敲?
其次,对富家子弟问题的暴露太过肤浅,不能停留在仅仅展示他们到加拿大住豪宅、开好车等表面现象上,对他们的青春、阳光、消极或沉沦应有合理与巧妙的展示。第三点,擅自篡改西方人领养中国孩子的重要细节。袁志强说,他常常为数万个养育中国女婴或残疾小孩的北美家庭所感动,但导演居然将他写的戏改拍成加拿大律师及其太太不愿透露领养孩子的中国身份、中国姓名等等,并因此引发这个家庭制止他人给小孩取中文名字而发生与女一号的纠纷,及以此纠纷再行展开一系列的后续故事。
海外已有热烈反应
在渥太华的一个中文网站,小留学生发贴大声疾呼,"国内人太多了,想法太片面了,群众效应太强了,对我们太不了解了,报道的消息太误导了。加强对我们生活的真实宣传,也是太有必要了!"世界各地的同龄人因同情两位学子的惨案,也上到这个网站产生这样的共鸣。
可是,《小留学生》的DVD已在海外漫漫散播流传,在渥太华,有一家中文网站正在试播并提供下载,有留学生却在该网写道:"天阿,,救命哦~把我们留学生写成这样子!"海外网友的反应陆续有来,"这部《小留学生》太让人失望了。一部不真实(写得不真实、导得不真实、演得不真实)的片子,等于让我们的伤再痛多一次。误导我们的家长、亲友和全国关注我们的人,那不是我们最不能原谅的吗?"navyblue说。
MeTaGaLaXy则在青年人常去凑热闹的北京网站──"论坛"说,"本人向毛主席保证,我真的是以生平最大的耐性看了两三集,实在看不下去,拍这么烂!这就是导演潘小扬,和海外编剧袁志强相互勾结的结果。谁屈从于潘小扬,就等于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
摘自加拿大《星星生活》,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