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十月十日电(记者 赵江涛 邢利宇)陈水扁今日在谈话中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多内进一步深化岛内六项改革,其中以金融税制改革打头阵,对于近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二次金改”予以强调,认为“目前虽遭遇若干的波折,在执行面上仍有改善空间”,并表示“一定要排除各种困难如期完成目标”。岛内多家媒体亦就“二次金改”展开点评。
《经济日报》今天发表社论指出,“府院”近来大动作推动第二阶段金融改革,是针对“立法院”决议暂缓推动而来,但值此高铁、高捷争议连爆及选情升温的多事之秋,这些动作更有着复杂的政治思考,已令“二次金改”负荷过度。
该社论认为,陈水扁在“二次金改”押了太多政治赌注,是“二次金改”不可承受之重。其内涵、做法必须调整,这个调整不是开记者会、登广告、发文宣新闻稿,加强“政令宣导”就行了,要回到正规的程序,透过学理论述、实务辩证、国际经验分析及执行面的多元考量,塑造社会支持的基础与环境,提高“二次金改”的可行性。
文章亦呼吁,“二次金改”更不能不正视两岸政策问题,金融业若不能随着台商“走出去”,如何做大自己的“饼”?改革内涵要跳出金融产业的单一框架及家数、规模的迷思。
联合新闻网的文章指出,当局推出“二次金改”策略,宣布预计在一至二年内将金控减半以及公股银行减少六家。有人给予正面肯定,亦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最近似乎有较多的声音倾向于后者。今天“二次金改”之所以招致许多批评,或许与目标不清或未明确说明有很大关系。
中时电子版的《工商时报》今天也就此话题约访专家学者。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兼系主任沈中华说,金改是持续进行的要务,不能以次数计算,也不能够估算“哪一天”会完成,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政府”力量大过于市场的角色,市场与天俱来的自由均衡并没有发挥出来。
该报昨日发表题为《二次金改受挫究竟错在哪里?》一文,直指市场机制遭到破坏的问题。文章指出,“政府”的责任在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但是在“二次金改”中,先是关闭分行申设的管道,以行政手段阻碍新金控成立,又以行政指令限期完成金融整并,无异抬高了并购成本,增加并购的困难度,市场机制已经受到破坏。再者,过去为促成金控成立,“金融机构合并法”中的租税优惠明显高于“企业并购法”,助长家族金控的财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