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八日电 题:北京本周成为月球“首都”?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本周北京,雨水连绵的天气让人几乎感觉不到身在仲夏时节,但第三十六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却让北京弥漫着空间热、月球热、航天热,热浪滚滚、热气袭人。
这两场盛会虽均为首次在华举办,但世界空间科学、月球探测领域群贤毕至,齐聚北京探讨空间科学发展、共商全球探月大计。因此,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秘书长、欧洲空间局月球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Foing认为,北京本周也是月球的“首都”。
本周,北京成为月球“首都”可谓名符其实:主题为“人类的月球,共同的梦想”的国际月球大会期间,与会世界各大航天机构官员、月球探测领域专家学者们,围绕探月计划进展与综述、绕月卫星、着陆器及月球车、科学探测有效载荷、月球科学问题、地面应用与测控、发射与轨道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交流与研讨。
经过充分讨论,大会通过包括十三条内容、将作为未来国际月球探测指导原则的《北京宣言》,宣言倡议各国加强空间技术合作和相关数据的交流、共同保护月球,鼓励更多青年学生以及空间探索和天文爱好者参与到探月活动中来,并以月球探测工程为契机,促进国际空间科学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北京为何能在本周成为月球“首都”?“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笑言,“嫦娥”工程就是“梧桐树”,全世界研究月球的专家学者都是被吸引而来的“金凤凰”。
本周行将结束,新的一周就要开始,北京的月球“首都”地位还能延续吗?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首次选择一位中国科学家担纲其新一届主席,似乎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刚刚履新就任该国际组织主席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表示,他将领导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积极开展协调,推动各国在月球探测领域进行联合和互补。
当然,月球“首都”之位,仅以几场学术会议的冠名并不牢靠,关键还要用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的实力来支撑。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嫦娥”工程的不断推进,北京成为“月球”首都的机会将越来越多。